2017年6月28日星期三

温州永强三五甲教会简史

2017-06-28 三五甲青年团契
永强三五甲教会简史

永强,旧称永嘉场,源自唐朝永嘉盐场名称,地处温州东南部,瓯江口南岸。三面环山,东面临海,山海钟秀,文化底蕴深厚,人多地少,常有台风。永嘉场108爿地方,现为龙湾区域内。基督福音传到永强最早是在三甲(现龙湾区天河街道所在地)。1881年,内地会曹雅直①先生的早期同工华人传道士鲍新进②弟兄来三甲售书布道,时有人接受耶稣基督福音,首位信主的为王世真③弟兄,随后又有几户接受了福音。当时三甲无聚会点,信徒们须去温州花园巷教会聚会,周六傍晚动身,翻山越岭或步行梅头轮船埠头乘木船到市里听道,周日下午散会再原路返回,到家时已是周一早晨。

1891年,三甲首位信主的王世真弟兄一家迁居温州市区,将其祖居四间平房奉献给本会当聚会点,当时本会弟兄们在房屋门前坦,买来古老捣米踏碓、旧木架搭建起来作教会场所,即为三甲教会的初始教堂。王世真弟兄迁温后更加热心爱主,虔诚侍奉。1900年(庚子年)被内地会派驻在平阳金乡堂驻堂,1913年为乐清北白象堂教师。

1891年秋天,曹雅直其师母去永嘉场探访、布道。在她的宣教回忆录《二十六年》里记载这段经历:“有一次去永嘉场(Yung-ko-dgiae)看到那么多人灵里匮乏,真让我痛心。那一带有108个村庄,只有10个信徒,听过福音的不超过十几个人。回来的时候,我让当地姐妹为这个地方祷告。几个星期后,我派两个传道人去那边进行为期十天的布道。这十天里,让他们尽可能地去各个村庄传道。”④神的眼一直看顾这片土地,内地会的宣教士们一直将这地的弟兄姐妹挂在心上,经常派宣教士传道人来探访牧养。在《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一书中,多次记载外国宣教士们在永嘉场布道探访工作。1896年8月梅启文教士师母报告在永嘉场乡村布道工作:“来到永嘉场工作,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因为有人归向主,今年信主的人,差不多均来自这地区;我们祷告求主让福音从此地向四面八方广传”。“1901年10月,蒋宝仁牧师带着我们,前往永嘉场工作多天…我们用了十天时间,探访了27个村庄。”⑤据本会长辈回忆,在1950年前,还常见到宣教士从温州来永强开培灵会,本会长辈多有去参加。此后,三甲教会在神的眷顾下福音不断扩张。1895年,有多位信徒在花园巷基督教堂受洗,并提议自建聚会点,成为独立宣教牧区,此后三甲成为内地会总会的三个永强分会之一⑥。在1912年出版的英国版《亿万华民》杂志(124页)上,刊登了一张内地会温州宣教站示意图,上面赫然就有三甲(sa-kah)的名字。⑦从1901年起,有吴志兰教师驻堂三甲,至1958年大跃进集体打饭堂,教会关门时,先后有章伯成教师、陈立生教师、郑集涛教师、马宝珍教师、郑经杰教师、叶颜新教师、陈子谐教师、侯虔升教师、金圣泽教师、马冲教师⑧在三甲驻堂牧会。            

感谢主的恩典!永强基督福音从三甲开始后,永强其他地区,也相继有许多人信主,永中1908年建成沧河堂,1928年建成水心堂。在三甲老堂聚会的人也越来越多,原先的老堂已不能容纳。1942年,在五甲联二村(现沙城街道沧宁村)塘路下设立五甲聚会点,有四间单层平房。1947年,内地会温州总会派遣候虔升⑨教师来三甲驻堂。当年,侯先生就带领信徒拆老屋建新堂,信徒们自己亲手烧制砖瓦,采用土木结构,建成二层楼房,中央为单层,四柱大厅做聚会场所,前门有小门台,上书“耶稣教堂”。侯先生当年一家七口,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为减轻教会负担,他忍痛将二个女儿送给别人。在神面前哭泣祷告,向神求:“我一个女儿值十个灵魂,今年内我去传福音若没有二十个灵魂得救,我在你面前还是哭”。当年有二十个蒙恩得救,下半年他又在神面前祷告:“神

啊!我一个女儿值一百个灵魂,二个女儿值二百个灵魂,明年若没有二百个灵魂得救,我在你面前还是哭”。⑩候先生在永强三甲共有7年时间,他勇敢指责罪恶,讲道充满恩膏活力,细心照看羊群,圣灵大大做工,弟兄姐妹大被圣灵充满,领受圣灵恩赐,有许多神迹奇事发生,教会得救信主的人数大大增加。

1958年起,中国社会进入大跃进集体食堂时期,破四旧、立四新,教会关门,聚会停止。当时驻堂教师马冲先生被天河村安排畜牧业工作。三甲堂被本村生产队占用,五甲聚会点也被村生产队占用又被村规划为个人住宅,后在文革期间被拆除。到了1966年,中国大地上开始了史无前例惊天动地的文化大革命。教堂完全关门,教会大遭逼迫,牧师、教师甚至信徒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游街、关押牛棚。直到1979年,三五甲教堂被关闭22年之久。教会正在经历狂风暴雨式的打击。
在这场来势汹湧的风暴中,三五甲教会也未能幸免其难。三甲王镇楷长辈(1942-1945曾驻黄田教师)身挂“信耶稣迷信头子”牌,戴高帽,游街批斗。三五甲教会许多忠心爱主的弟兄姐妹也遭受多次的打击逼迫,经历了信仰极重的考验。

三甲金培忠(1928-2007)长老,1947年(21岁)时悔改蒙恩后成为侯虔升教师的助手同工。热心参与教会的一切婚丧、教务事工,文革时期成为三五甲教会主要的负责同工,1966年以来遭受多次的逼迫。有一次,去上厂新河村看望生病的信徒为其祷告时被干部民兵发觉,被捆绑毒打,多处被打伤。又有一次在三甲为信徒祷告时被乡干部发现,拉到乡政府楼上,被治保干部殴打,双手绑到背后,夜间不能躺下。虽然常被逼迫击打,却不能击垮他对主的爱,他当时全家人口众多,生活困难,村里安排他去金山下农田水渠开关水闸,农忙时节常几夜不能入睡,就用衰衣遮盖睡在坟头上。那段时间他却利用夜间出工,白天休息之际,头上戴斗笠,手穿蓑衣,肩背锄头,每日下午从开水闸的地方步行到五一谢前进老屋,暗地里与弟兄姐妹交通聚会讲道读圣经,这样度过了好几年。

虽然教堂不能聚会,但弟兄姐妹对神的话语极其渴慕,属灵相交不能停止。教会分开在家庭点聚会,三甲在王炳文弟兄老屋楼上聚会,五一在谢成法弟兄家家老屋聚会,五二在章魁华弟兄家聚会,七一在项邵荣弟兄家聚会,白水在阿碎弟兄家聚会,新河上厂在祥娒弟兄家聚会,共有六个点聚会。虽然外在的环境黑暗,但弟兄姐妹对神的渴慕却极其迫切。半夜弟兄姐妹常到山地坟头祷告,也常在夜里暗暗地聚会。这段时间,没有圣经,没有诗歌本,大家就抄写、背诵。弟兄姐妹的生命光景与主却特别亲近。祷告非常逼切,流泪呼求。神在这段黑暗的时期里,却做了特别的工作,许多神迹奇事随着教会,信的人却越发增加。

五一聚会点所在谢成法弟兄家的妻子,大家亲切叫他“阿法嬷”。她1959年得病查出子宫癌晚期,在走投无路情况下,阿法伯(谢成法)在求神拜佛路上听到一个声音:“去信耶稣吧!”他将迷信品扔在水稻田就去找信耶稣的人,后因沧河二位老年姐妹祷告几天后完全平安回家了。有许多人来看神迹,也开始有许多信徒来他家交通祷告,她们一家就甘心乐意开始接待传道人、信徒,将自家三间瓦房作为聚会点,有许许多多的病人也来到她们家,“阿法嬷”为病人、疯人祷告,服侍他们,与他们同吃同住,甚至让病人睡在自己的床上。当时有许多极重的病人,被医院拒绝后来到她家,经她祷告,得了平安回家。她们义无反顾的接待弟兄姐妹,长年为教会复兴流泪祷告,在文革中,为主的名四次被抓、被打。但他们以喜乐的心看为主受的羞辱为荣耀,一生活出美好的见证。

1976年,狂热、混乱给国家造成极大危害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历经摧残的教会迎来新生。1979年下半年,关闭了22年之久的三甲教堂恢复公开聚会。教堂经多年破坏,破漏不堪,堂内面目全非,但却终于回到弟兄姐妹的手上。当打开教堂大门,大家心潮起伏,许多人热泪夺眶而出,心里湧出对神的感恩之情,唱诗祷告主,献上感恩礼拜。

其后三十年,三五甲教会经历了极速发展的时期,在教堂关门的这段时期里兴起的青年同工成为教会的主力,带领教会开始在讲台服事、探访关怀、福音外传、敬拜赞美等各方面建造教会,牧养信徒,教会人数不断增加。

1986年,五甲在沙城街道永福村与永中街道郑宅村交汇的横山嘴头(即现址)购址建造一座教堂,主堂门窗带有哥特式风格。会场可以容纳二三百人聚会。1999年拆了老堂,扩建新堂,六层建筑,主堂可以容纳七八百人,配套设施齐全,总面积1647㎡。2000年圣诞节竣工落成庆典。三甲教堂自1979年归回后,至1989年,老堂经40多年的风雨后,破坏不堪,适村镇规划扩建道路,村委要教堂迁址轮船埠东岸荒地(即现址)。自2月份开工建造,仅100天圣堂落成。七间人字木抬梁单层主堂,也有餐厅、主日教室寝室等。1994年在围墙内建一间三层做教室、祷告大厅等。2004年因原堂房屋沉陷,墙体开裂等原因,提议拆建。2004年自10月31日起拆除老堂,至2007年10月3日完工落成典礼。大堂3层挑高,可容千人,教堂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愿三五甲教会蒙神的保护与眷顾,从一人信主开始,一百三十多年来,经历风风雨雨,福音的种子深深扎根在这块土地上,许多人的流泪哭泣,献上宝贵的生命为神的家竭心尽力。他们所呼求所渴望的,今日得着了美好的果实。直至今日,三五甲教堂共有三个堂点(其一为滨海新温州人教会)。信徒人数约三、四千人。辐射三个街道,三十多个自然村。并深深影响许多个外来的新温州人,新温州人每主日在本教会聚会的就有两场,人数约500余人。

愿神的大能在永强三五甲大大彰显,十字架被高举,耶稣基督救赎的福音与爱的信息传遍每一个角落!愿三五甲成为一块好土,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收成!

     荣耀归于神!

撰写人:金培孝、孙作桥、林生

2017年6月


           1912年内地会温州宣教站示意图,其中标有三甲(拼音)名

注释: 
①、曹雅直(GEORGE STOTT,1835.12.8-1889.4.21),英国人,内地会傅教士。1865年10月3日啟程赴华,1866年2月10日抵达宁波,1867年11月到温州。1887年离温回英治病,1889年4月病逝于法国坎城。在温宣教二十年,被称为“温州教会开创者”。参阅 曹明道:《二十六年—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回忆录》 2015年10月, 台湾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马礼逊学园出版。
②、鲍新进,永嘉西溪乡人,1877年信主受洗,挑担卖柴挨家传福音。后成为内地会同工专职售书布道,曾在永嘉场(今龙湾)、永嘉霞嵊等地传道,带领多人信主。参阅 曹明道:《二十六年—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回忆录》 2015年10月, 台湾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马礼逊学园出版。页80注释、118。
③、王世真,也为王世珍,永强三甲人,庚子年住平阳金乡堂,1913年为北白象教师。参阅 《温州市基督教花园巷教堂简史》页8;金培孝《三甲教会简史》初稿,页37;陈胜尘《三史拾零-永强福音史略》初稿。2008,页4.
④、曹明道:《二十六年—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回忆录》2015年10月, 台湾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马礼逊学园出版,页216-218。
⑤、黄锡培,《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香港中国信徒布道会,海外基督使团联合出版,2014年9月,页30-31。
⑥、永强分设三个分会:三甲、沧河、水心、下按地方情况,又分为若干支会。参阅曹明道:《二十六年—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回忆录》 2015年10月, 台湾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马礼逊学园出版,页298-301、326;陈胜尘《三史拾零—永强福音史略》初稿。2008,页6。
⑦、原图为英文、拼音、无中文,三甲宣教站名称,记为Sa-kah,数字号为52.永嘉场福音站还有沧头、灵昆、龙湾、五溪沙、下垟厂、梅头等。参阅 曹明道:《二十六年—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回忆录》 2015年10月, 台湾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马礼逊学园出版,页337。
⑧、参阅金培孝《三甲教会简史》初稿,页14-16;《温州市基督教花园巷教堂简史》初稿,页8-10、22-23。
⑨、侯虔升(1914-1989),温州内地会教师,原名德禄,永嘉菇溪大沸下村人,二十一岁(1935年)在城西堂听道蒙恩。1947年12月到永强任三甲住堂教师。1953年离开。
参阅 侯虔升《我的见证》1989年,页3、7,《温州市基督教花园巷教堂简史》初稿,页22。
⑩、候虔升《我的见证》1989年,页7。

转载自:三五甲教会青年团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