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星期三

基督新教最早传入苍南境内具体时间的一些看法

基督新教最早传入今苍南境内具体时间的一些看法
来源:http://p.aywowo.com/home/details/177884.html

浙江温州苍南宗教

蒼南宗教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蒼南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蒼南宗教
蒼南縣宗教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及已失傳的摩尼教。佛道兩教歷史最久,影響最大。同時在民間先後產生了諸多神祗,也相應出現了奉祀的廟(男神)、宮(女神),幾乎遍及各村落。這種鬼神崇拜不完全具備宗教特點,沒有系統的教義、經典,故志中不加記述。

第一章 佛教
第一節 流傳
舊志載,平陽縣佛寺始于隋代所建石峰庵。直至唐景雲年間(七一○~七一一)才出現名尼玄機(住大日山,今平陽縣垂楊鄉。事見《五燈會元》)。會昌五年(八四五)武宗下令滅佛,僧尼被勒令還俗。至大中元年(八四七)宣宗恢復佛教。是年,蘆江(今蘆浦)始建報恩院。此後十二年中,各地陸續建有景福禪院(在廈材,今沿浦鄉下在)、延壽寺(在馬站鐵場)、護法院(在今望裏鄉)等。鹹通年間(八六○~八七四)最盛,蒼南境內新建九所,其中有金鄉靈峰教院、淩雲寺、盛陶薦恩院、泥山鹿鳴院、孫店湧泉觀音院(蒲門延福院)等。五代末,吳越錢俶在台州刺史任期內,與同鄉僧願齊參拜德韶,受到暗示,回錢塘,繼承王位。願齊來南雁蕩山定居,為南雁開山祖。錢椒為建普照道場,分建十八所寺庵,以江南諸鄉的棉、絹、茶、鹽等賦來贍養他師徒百餘人,促成平陽縣佛教的普及和南雁風景區的開發。宋初,有名僧子環,住北皋嶴烏石山麓寶興寺,事見《續傳燈錄》。又有景南,住三峰院(在今雲岩鄉),“外若不檢而內行精嚴”,據稱坐化時“蓮香滿院”,被信徒漆身保存,元至元間被毀(見《溫州府志》)。宋時,寺庵擁有較多田地,可減免賦役徭役,故僧侶大增,應化(在鳳嶴)、騰雲(在橋墩)、廣福(在三峰)、瑞應(在藻溪)諸寺先後興建。至鹹淳年間(一二六五~一二七四),有三段祖師在玉蒼山開基,先後建萬行、法雲、東隱諸寺,法雲寺素有“平邑第一叢林”之稱。元大德九年(一三○五),平陽州判皮元重修陰均陡門,致書蘆江報恩寺僧智融求助。智融遂攜短疏,沿門勸募,十一月動工,次年二月修成。元至正七年(一三七四)又有僧道成協助陳文雋修築陰均埭。這種以出世的精神入世的遺風,歷代相承。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知州梅鎰重修陰均大堤水門,淨明寺僧一寧主動參加,竭智盡力,人稱其“沉靜寡欲,故能成功”。
明、清以來,佛教經歷幾度興衰。清末有名僧 蓮,二十歲入玉蒼山法雲寺剃度,自學文化,梵行精純。著有《法華演義》廿二卷,《淨土百八詩》一卷,並有《法蓮詩草》、《法蓮賦鈔》行世。其徒一淨(法雲寺住持)及徒孫授濟、授慈(騰垟人),也都以戒行知名。
民國以後,江南僧侶中知名者有二:一為諦印(一九八三~一九六○),三峰(在雲岩鄉)人,俗姓黃。十九歲入玉蒼山法雲寺為僧,後從名師芝峰、諦閑、高曼等參學九年,受三藏,通詩文,並同情革命。操行端方高潔,言傳身教,每登臺說法,聽眾信服。晚年回鄉為廣福寺住持,率全寺僧人宣導農禪並重,自力更生,一日不作,一日不得食。又有昌定(一八九四~一九七五)炎亭人。少年不識字。於金山寺受戒後,歸炎亭前嶼結茅種番薯自活,堅持戒行,過午不食。湧泉觀音院(在平等鄉)請為住持,甚受信徒崇敬,被尊為“聖僧”。因不堪煩擾,遂又遁回前嶼,徒眾為建海潮寺。曾任平陽縣人大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和縣政協第一二屆委員。

第二節 活動
蒼南佛教宗派源流失考。現在各寺庵基本都成淨土道場,除早晚課誦外,一般以念佛為主。佛事則有梁皇懺、三千佛懺、萬佛懺、地藏懺、大悲懺、藥師懺、水懺、淨土懺、放焰口、打水陸等。懺法已轉為祈禱,以迎合民間追求現實利益的心態。施主佈施財物,可以指定僧尼拜何種懺、誦何種經咒、行何種法會。
佛教徒出家者,有比丘(即和尚)、比丘尼(即尼姑),均落發受具足戒;僅受十戒者有式叉摩那(帶發修女)、沙彌(男)、沙彌尼(女)。以上稱“五眾”。還有在家受五戒的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合稱為“七眾”。五眾中男性所居為寺、院,女性所居為庵、堂。至優婆塞、優婆夷及有自願出家及未受五戒的齋公、齋婆聚居者,亦稱“堂”。個別的稱為“居士林”。
歷代政府對僧尼的增加、寺庵的興建,有所控制。然並未認真執行。至清末,今蒼南境內有寺庵一百五十四所,常住四眾(除式叉摩那)四百五十人,其中僧尼二百九十四人。解放初,有寺庵一百六十四所,常住僧尼四百五十七人。歷經土地改革、合作化,僧尼多返俗從事勞動。“文化大革命”期間,境內寺庵不超過五十所,僧尼數減至三十餘人。一九七八年後宗教活動趨於正常,老弱僧尼或回寺庵,或新收沙彌、沙彌尼。至一九九○年,全縣新舊寺庵已達一百二十三所,常住僧一百七十六人、尼九十人,沙彌十七人、沙彌尼九人,優婆塞、優婆夷五十四人。

第三節 組織管理
明清時,縣設僧會司,由司法主持。清正五年(一七二七),僧會設平陽城南東林寺。司二十九年(一九四○)十二月,平陽縣成立佛教協分會。會址在城南保靈寺(寶林寺),會員;三人。民國三十年正月,在平陽仙壇寺培訓十字會僧尼救護隊,參加僧尼三十余人(僧人)。次年又在萬全寶興寺舉辦冬訓,參加琶五十人(僧四十)。訓練內容有包紮傷口、擔傷兵等。
解放初期,僧徒漸減,宗教活動較為沉,一九五七年後,由於“左”的路線影響,繼之十年動亂,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都未能貫徹。一九八五年五月,始成立蒼南縣佛教協會(會址在瑞岩寺)。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八年,在瑞岩、龍眠(龍泉)、圓覺諸寺舉辦過四期僧尼培訓班。另派青年比丘七人,分赴北京、莆田諸佛學院進修。一九九○年十二月,派比丘尼參加平陽縣佛教會在興善寺舉辦的第一期比丘尼學習班,學習《菩提心文》、《四分律藏》及《佛教徒與兩個文明建設》、《四愛五有教育》,培養既懂佛學知識又能積極參加四化建設的住持人材。

第二章 道教
第一節 傳佈
唐末,有道士馬湘(號自然)、王延叟師徒於松山(在橋墩鎮)西壑修煉,後南遊不還。宋初,吳越歸宋,原節度使林倪(字仁藥)棄官歸隱蓀湖(在望裏鄉一帶),“習長生久視之道,壽百有二歲”。道術傳至其裔孫升真,升真傳同鄉虛一,再傳至林坳林靈真。靈真舍己宅為丹元觀,自稱水南先生,綜合道教符篆三宗(靈寶、天師、上清)之大成,成為一代宗師,是著名的東華派(或稱水南派)創始人。故蓀湖一帶有“道鄉”之稱。同時又有黃茅道人鄭洞真、陳丹華,拜南宗五祖白玉蟾(葛長庚)為師,結茅於斜溪裏(肥艚方城底)靜修。宋亡後,修職郎興化司尹參軍林任真亦歸隱蓀湖,研習水南家學,並於莒溪修建岩真觀。明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一),金鄉衛首任指揮使張候麟于金鄉獅山麓建德清觀(後改名環綠觀),聘請龍虎山楊伯實主領觀事。成化十四年(一四七八)鄭仲素主持此觀,增設煉丹室,延納官員往來。
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刑部主事為“勘複環綠觀”撰碑文,溫州知府捐俸助修,道在蒼南境內流行。至清代,委羽山道人紹林於雲臺山(在金鄉)建三元道觀,煉丹清修。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初,邱長春所傳全真道龍門派度下第十三代楊來基大開戒門,共傳度十四個弟子,至十四代翁複泉、陳複朴兩支又有擴展。十九代林圓丹、薛圓順分棲於雲臺山、望州山,開創江南龍門法派支派。林圓丹傳吳明善、蔡明金;吳明善傳方至通、林至金、林至廣;方至通授徒多至十八人。薛圓順傳薛明德;薛明德傳吳至榮、石至鶴;石至鶴授徒二十一人;吳至榮傳王理湘;王理湘授徒更多,有七十三人,其中蒼南境內即占七十人。
這兩個支派中,圓順這一支派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特別是宜山八岱人薛明德(一八六五~一九三○),一生為游方道人,徒步游遍五嶽及各名山,肩負一鏟,沿途掩埋人畜骸骨。在各地修建道觀九次,又經坐山入關,收徒二十九人。據劉紹寬所記,他還是民間八卦教中震教派的首領。光緒二十六年(一九○○)江南“神拳會”就由他印發“青龍山(望州山)福壽堂”票布,作為入教的符記。神拳會被鎮壓後,他又率“拳民”轉入隱蔽活動。
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望裏鄉龍隱觀、宮西山紫雲洞及平陽東嶽觀有道人王理湘、石至鶴、繆宗喜等四人,發心打撈江南方(岩)金(鄉)線等河道水荷(即眼眼蓮),曆三年始告成功。平陽縣長徐用為開慰勞會議,並贈匾三方,懸於三個道院中。近百年中,從圓順十九代起,至現在已繁衍到二十六代,從解放前的六十三人增至二百四十五人。
此外縣內全真道尚有以劉長生為祖師的“劉祖派”和以朱嬋媛為祖師的“仙姑派”。的“仙姑派”。

第二節 流派
全真派
系宋乾道三年(一一六七)王重陽所創,是道教中丹鼎派與佛教禪宗及儒家理學相融合的產物。主張全形保真、性命雙修。男稱道人(乾道),女稱道姑(坤道)。避葷酒,不婚娶,住道院,奉香火。受牒于太上老君。在統一戒壇確定戒師、戒子後,經戒師講課、戒子考試及格,發給戒書、戒板和戒牒。未受戒者稱“嗣師”,已受戒者為“宗師”,曾任方丈者為“律師”,職司戒壇傳戒者為“大師”。通稱“煉師”。一九九○年,蒼南縣全真教受戒者六人(其中大師一人,宗師五人),道徒二百三十九人。修行方式為闡教、誦詩、禮懺、丹煉內養。民國後期,已偏重於誦詩禮懺,甚至以此為營業。八十年代,蒼南縣有七個叨科組(每組五至七人),為人行壇做法事,其內容與科儀都與正一派相同。
正一派
亦稱:“正一道”、“天師道”,受度牒于江南龍虎山天師張真人(張道陵後裔),稱“受篆”。教徒男性稱“師公”(褫公)、道士,不出家,生活與常人同,故稱“俗家道士”。行法時搖鈴、持笏、吹法螺、念經咒,為人建齋醮,招魂超度,求雨禳災,兼理還願、逐煞、收驚等法事。方式有五鬥醮、發財醮、保安醮、超宗醮、做普利、拜玉皇懺及開燈等,從中獲取報酬。天師道在明天啟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由閩南傳入,至民國時漸趨衰落。“文化大革命”初期幾近絕跡。一九七八年後又恢復活動,目前蒼南縣正一派道徒約三百餘人(包括末受篆的學徒),傳授至今已六十五代。

第三節 活動
蒼南道觀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宋政和年間(一一一一~一一一八)禮部侍郎陳桷在廈材所建穀神道院。蒼南道觀都屬師徒相承的子孫堂體制,可收徒弟,沒有正式掛單規則。觀中有住持(或稱“當家”)。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統計:平陽縣全真派教徒為七百○二人(男五百八十一,女一百二十一)。三二年平陽縣道教協會會員四百二十二人,宮觀二十一處。至解放前夕為三十一處。解放後,道人響應政府歸農號召,或還俗、或刻苦自養(清修與勞作並重)。“文化大革命”中宮觀大都被毀。一九七九年後,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始又恢復活動,道觀也陸續修復。一九九○年,蒼南縣有道觀七十八處,全真道人二百四十五人(其中坤道一百人)。

第四節 組織管理
明、清兩代,千陽縣設有道會司掌其徒眾。民國初年,士紳劉紹寬、陳筱坨等士紳及林圓丹等十道人發起成立溫州道教分會,印發《道教分會溫郡第一次佈告》。至抗日時期道教分會尚存。一九八五年五月,蒼南縣成立首屆道教協會。教管方面,以道觀為單位實行二級管理,即住持(代監院)及護法二級。並組織觀管理會或堂務管理小組。道教徒生活來源有三:勞動收入;施主佈施;誦經禮懺收入。

第三章 基督教
第一節
鴉片戰爭後,基督教中新教(又稱耶穌教)隨帝國主義的侵略傳入中國。民國《平陽縣誌》載:“基督耶穌有新舊教,教內又分諸會,各自擴張範圍”。最先傳入的是中華基督教內地會,繼之為基督教循道會、耶穌教自立會、基督複臨安息日會、基督徒:聚會處,陸續在今蒼南境內修建教堂,;至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蒼南境內所建教堂(點)六十五處,信徒共九千三百五十三人。

第二節 教派及教案
中華基督教內地會
是美英等國基督教(新教)對中國進行傳教活動的“差會組織”。多半為浸禮宗,其次是信義宗、監理宗、長老宗、公理宗、自由會等聯合而成,專司對中國派遣傳道士,在中國內地宣傳福音,直接建立教會。同治六年(一八六七)英國傳教士曹雅直來溫傳教。九年,受內地會派遣由溫州來平陽縣城,在西門外太保殿設點佈道。十年由英人衛秉忠接替。信徒日增,頗受差會重視。十二年,又派朱牧師來平陽,於第三年在縣城西門蓮池巷建成內地會教堂。並開辦書院。光緒六年(一八八○),仙居龍船崢村楊道生等到該堂禮拜,成為內地會在江南的首批信徒,也是基督教傳入江南的開端。九年,錢庫金家烊村、項家橋村及肥艚等地出現了第二批信徒。十三年,先後建立錢庫東街、肥艚、朱家鬥分點駐堂。同年,王良牧師調任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泰(順)五縣聖工,差會又派英人白德鄰、伊寶珍(女)來充實聖工力量,與天主教雙管齊下,勾結政府,強行購地建堂,欺壓百姓,與原有民族信仰衝突,遂釀成嚴重教案: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初——,鄉間盛傳廟中神像多被暗中毀壞,定系教會所為,曾在南港獲一人。鄉民轟起揚言欲拆教堂。溫處道宗湘文聞訊派兵彈壓。激起當地民憤,遂拆毀蕭江渡教堂及龍船坤等地教民住宅。後經縣紳調解,賠款四千四百元始平息。而教士從此氣焰益張,教民中強者倚教淩人,弱者借教自衛。二十六年六月,爆發了回應義和團運動的“神拳會”,提出“除滅洋教”口號,並仇視教民,又毀教堂及教民房宅。十一月,“神拳”被鎮壓。據劉紹寬日記:“溫州道府教案計毀華式耶穌教堂約三十餘座,毀教民房舍七百餘家;華式天主教堂約十餘座,毀教民房舍一百八十七家。”事後,清政府向耶穌教、天主教共賠償撫恤白銀一萬二千六百一十八兩。在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衝擊下,有民族意識的教徒開始覺醒,紛紛要求教會獨立,收回教權。民國七年(一九一八),王良牧師召集五縣內地會代表協商,宣佈內地會實行自治,並易名為“中華基督教自治內地會”,以楊作新(麻步人)為平(陽)、泰(順)總會首任華人牧師,設總堂於平陽西門,逐漸擺脫差會的羈絆。楊牧師重視自傳人才培養,於民國十二年,選拔青年黃履銓等六人送長沙神學院和杭州真源神學院學習,畢業後分配為平、泰等地牧師。至一九一九年,平陽內地會堂點共三十五個,其中蒼南境內內地會堂點九個,信徒一千五百○八人。
循道公會
其前身“偕吾會”為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鴉片戰爭後,由英、美、加拿大傳入中國。清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偕吾會傳道員曾數次來蘆浦街上逐家佈道,分發《福音》活頁和《四福音》單行本,引人信教。次年,在蘆浦創建縣內第一座偕吾會教堂。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併入基督徒聚會處。
耶穌教自立會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九月,《辛丑合約》訂立,“幾搖國本,創巨痛深,於是教民悟其倚勢陵轢之非,平民覺其積怨尋仇之失。”(見民國《平陽縣誌》)基督教中有識之士便有傳教自由的主張。二十九年,上海閘北長老會牧師俞國楨首創“自立長老會”,又三年,組成“中國耶穌教自立會”,主張教會自立、自養、自傳,不受西差會管轄。而蒲城教徒在自立長老會成立時(一九○三),便已買來三間房屋建立自立會聚會點。接著,縣城、金鄉、赤溪等地都先後建立聚會點。宣統二年(一九一○)春,俞國楨稟請浙江巡撫部院,批准設立平陽自立會分會。五月,分會正式成立,在 鄉設四十個堂點,信徒約二千人。民國一至五年(一九一二~一九一六),俞三次來平陽佈道。九年,中國耶穌教自立會全國代表會議後,平陽建立分總會(曾稱“浙閩分總會”),至二十八年,浙閩邊區五縣堂點發展到七八十所,信徒約八千人。此後,因部分信徒改入“基督徒聚會處”而有所減少。至一九四九年,浙閩教區形成七個牧區,在蒼南境內的有四個牧區,共三十三個堂點,信徒五千八百四十五人。
基督複臨安息日會
系基督教新教派之一,屬美國複臨派。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民國二年(一九一三)望裏溪頭埠聚會點信徒要求自立會牧師來當地施洗,不允,遂去請溫州安息日牧師來村施洗。次年,該村自立會改歸安息日會。民國八年,村中青年信徒陳友石被介紹到上海三育大學深造。次年,村中創建第一座安息日會禮拜堂。民國十五年,陳友石畢業回來傳道,在蒼南境內建立堂點十一處,信徒一三五三人。
基督徒聚會處
又名地方教會。主張一地只建立一個地方教會,屬長老宗。一八八○年成立於美國馬里蘭州。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倪柝聲在福州成立基督教聚會處,因使用《小、群歌集》,故亦稱“小群教會”。橋墩王天佑等受《基督徒報》、《復興報》影響,宣傳“小群”教義,從內地會、自立會帶出一批信徒,建立平陽縣第一個基督徒聚會處於橋墩五岱山新村,並與倪取得聯繫。十四年,橋墩王禹亭于酊步頭(在碗窯鄉)也建立一個聚會處。數年後,信徒大增,在江南、南港等處都建立教會組織,成為溫州地區活動中心。二十四年,王誠信于江山河口宮耶穌堂辦培靈書院。兩年後遷至方岩下,易名培靈小學,學生一百五十人,均為基督教徒子女。至一九五○年停辦。一九五七年,全縣聚會堂點六十九所,信徒二萬四千三百五十二人(其中蒼南鏡內堂點三十五所、信徒八千○三十人)。
教堂
一九四九年基督教各教派在今蒼南境內建立堂點九十五所,發展信徒一千九百三十五人。至一九九○年,堂點增至一百二十三所,教徒四萬七千六百一十六人。

第三節 三自革新
一九五○年七月二十八日,以吳耀宗為首的中國基督教愛國人士聯合發表《中國基督徒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簡稱“三自宣言”),號召教徒自立,徹底割斷與帝國主義的聯繫。當時今蒼南境內教徒在宣言上簽名表示擁護的達一萬二千餘人。一九五四年九月,平陽基督教三自革新運動委員會成立(一九五六年改名“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自立會先後選派楊惠民等六人參加金陵協和神學院、燕京學院進修,並精簡專職教牧人員,逐步擺脫西方差會的傳統控制,形成中國牧師本身的神學體系。五十年代後期,宗教活動受到限制,“文化大革命”期間,宗教信仰自由更受到壓制。一九七八年後,逐步恢復原聖職人員的職位和基督教徒的宗教活動。
一九七九年內地會與自立會合一,組成中國基督教平陽縣教會(又稱“合一教會”),建立教務機構,各區設區會,每區會設五至七名執事。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成立蒼南縣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蒼南縣基督教協會。兩會在自治、自養、自傳的基礎上,提出治好、養好、傳好口號,先後選派十名青年教徒到南京協和神學院、浙江神學院、華東神學院進修。一九八四年分江南、南港兩片舉辦培訓班,從而提高聖工素質。
在正常宗教活動的同時,基督教中也出現逆流。一九七八年,龍港新美洲村出現“呼喊派”,攻擊三自愛國運動,嚴重影響社會秩序,一九八三年被政府取締。一九九○年仍有活動,再次被取締。

第四章 天主教
第一節 傳入
清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天主教由溫州傳入平陽,在九凰山麓購置五間舊式樓房作為祈禱所,由溫州總堂派司事負責管理。光緒三十一年,平陽縣各地有教堂十余所,信徒二千余人。寧波教區主教遂批准成立平陽天主教本堂區。宣統元年(一九○九)于乎陽縣治南門外昆山麓創建天主教堂。
江南天主教最初由錢庫黃某傳入。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眾教徒在黃家(一說在金加洋)設臨時祈禱所。後二年,錢庫開始建堂。此後,金鄉(一九○四)、宜山(一九○五)、蒲門(一九○八)、林家院(一九一八)、石塘(一九一八)牛乾(一九一八)等地也買地動工建堂。民國十年(一九二一)開始又先後建立滬山、橫瀆浦、橋墩、騰洋四個堂點。諸堂點均歸乎陽本堂區管轄。十三年,錢庫天主堂始駐有神甫。寧波教區主教戴安德(法人)親臨視察後,十大弓年批准成立錢庫天主教本堂區。首任神甫吳欽華。二十一年戴安德又到錢庫本堂區主持開堂大典,將江南、蒲門四個區的公所或祈禱所(即堂點)劃歸錢庫本堂區管轄。而滬山、橫瀆浦、橋墩、騰烊四堂點仍歸平陽本堂區管轄。每個堂點均有司事照管教會事宜。二十九年,今蒼南境內有錢庫,蒲門兩個本堂區,均由寧波教區管轄,按級接受外國津貼。三十八年六月,溫州教區正式成立,時,蒼南轄境內駐有神甫二人,堂點二十二所。

第二節 現狀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天主教活動照常進行,但仍受外國勢力操縱。一九五○年錢庫堂區,組織“聖母軍”(聖母禦侍團)八個支會,進行反革命活動,受到人民政府取締。一九五七年,天主教徒開展反帝愛國運動,實行自治、自養、自傳,獨立自主辦教會,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遵守國家政策法令,積極參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一九五八年起,天主教活動停止。“文化大革命”期間,錢庫、蒲門等地天主堂改為群眾活動場所,教徒仍分散農村設點聚會。一九七八年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貫徹。一九八六年春耶穌復活節,蒼南天主教中心錢庫天主教堂恢復正常活動,教產陸續收回,人民政府撥款七萬元,修理聖殿和鐘樓。溫州教區委派黃浩然神甫常駐錢庫主管教務。一九九○年,蒼南縣天主教除錢庫總堂(包括仙居、西烊,項橋三聚點,有信徒二千五百人)外,尚有堂點二十九所,信徒二萬一千五百四十七人。

第五章 摩尼教
摩尼教或稱明教、大明教、明尊教,以創始人摩尼命名。教義由古波斯教、佛教、基督教等融合而成。教徒無私產,戒葷酒,日吃—餐,每年穿一件新衣。北宋時由福建泉州傳至今蒼南境內。民國《平陽縣誌》引陸遊語雲:“(明教)燒必乳香,食必紅菌。男女不親授,遇婦人所作食,則不食”。元末,本地詩人陳高《竹西樓記》雲:“(炎亭)有潛光院……明教浮圖之宇也。明教之始,相傳以為自蘇鄰國流入中土。甌閩人多奉之。其徒齋戒,持律頗嚴謹:日一食,晝夜七持唄詠膜拜。”同時鄉人孔克表曾撰《選真寺記》,亦以為“蘇鄰國教”。今潛光寺已廢,選真寺亦改樣,唯此碑記尚存,在括山鄉下湯(古稱鵬山)。元以後,本地摩尼教流傳情況已不可考。
摩尼教在世界上早巳消失,我國所存遺跡也屈指可數,《竹西樓記》、《選真寺記》是十分珍貴的資料。

来源:http://www.nanchens.com/xqxx/xqxx09/xqxx09014.htm

温州苍南钱库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三石教会简史

苍南钱库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三石桥教会简史

钱库安息日会堂位于钱库镇三石桥西村,本教会信徒都是在改革开放,从山区、农村的神山和溪头渐渐搬迁过来的。1993年4月在洋西村租房设点聚会,一年后,便转入镇内胡瑞流家中聚会。因信徒增多,家庭点不适应。

1996年在三石桥西村购得旧民房作为建堂基地,虽信徒们都十分贫困,在极空之间显出乐捐的厚恩,克服困难,尽心奉献,终于在1998年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建了一幢五间二层的圣殿,信徒人数将近200人,聘请黄吕贵夫妻专职驻堂管理。2002年选立了杨立化、杨立治、胡瑞流、陈美珍、陈阿香等五位执事分担各项圣工,后来李柄强长老迁居钱库,加增教会实力。

2003年正式登记发证,2004年聘请神山教会长老杨承坦专职驻堂管理。2005年又将部分旧房拆建成四间三层的栈房,信徒们满怀感恩,将荣耀归给神,唯愿教会在基督里渐渐茁壮成长,为真理发光,使众信徒大大地蒙恩、蒙爱、蒙福,阿门!
(摘自苍南基督教简史)

来源:http://122.228.148.166/Item/2126.aspx

温州:这些可能真不只是个传说——温州宗教小史 作者:杨振东

温州:这些可能真不只是个传说一一温州宗教小史
作者:杨振东

源出/瓯越方舟   编辑改题/杨振东

历史上温州信奉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
温州佛教及佛派

       一、宗派类有:禅宗、天台宗、律宗、密宗、净土宗。
       西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在永嘉罗浮山建立佛塔;东晋太宁三年(公元325年),在永嘉习礼坊(今鹿城公园路),  建崇安寺;唐改称:开元寺。以此温州的东瓯大地上,开创了佛教的先河。自南北朝到隋、唐,温州建寺院近百座。天宝年间(公元665年至713年),  玄觉大师在永嘉西山龙兴寺创禅宗道场,弘扬禅法,时成为江浙一带的禅学中心。会昌年间(公元845年), 唐武宗下昭灭佛,寺庙被毁,僧尼还俗,温州虽地处海隅,亦遭波及。
       五代十国,吴越王钱弘俶,笃信佛法,在平阳南雁荡山,设螺溪“普照道场”,建崇教禅寺等十八座寺庙及沉香塔、铁塔;到宋代,温州寺庙已达200座。其时, 天台宗已分化为:山家、山外两派。文昌、继忠法师旨在弘扬山家宗在妙果寺,设开元寺道场;山外宗信者众多,立教有规,著述辞理切直,为世人所崇信。唐朝盛传的“永嘉禅”(即:禅宗),入宋后,禅宗深入民间,演变成为: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元、明、清三代,温州佛教曾几度兴衰。元代,省初法师著《五门禅》,弘扬天台宗教规。明初,逆川法师(曾主持钟山元遮法会),回温州后兴建大龙山报恩寺、茶山实际寺等十余座。金壁峰禅师,创玉苍道场,成为玉苍派(属临济宗)开山祖师;后在浙南、闽北陆续分化为:仙坛、半山庵、岩庵、宝兴庵等,师徒相承,经济相袭的子孙派系。清初,著名高僧法幢,在头陀山重建密印寺,设临济宗道场,温州禅门又呈中兴之势。清末, 谛闲法师竭立中兴天台宗, 光绪皇帝赐《龙藏》一部, 奉旨于密印寺传戒,  并在岑岐重建宝坛讲寺、灵岩寺等。明清年间,由于各宗各派兴衰,温州佛教渐以净土宗为主流,户户观音,阿弥佗佛名号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妇幼皆知。公元一九二一年,弘一法师来温,卓锡庆福寺、江心寺、景徳寺、伏虎寺,闭关潜修,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公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部份僧尼还俗,有些寺院改作他用。六十年代中期,庙宇、佛像,法器等遭受严重毁损,宗教活动停顿。八十年代初,政府放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归还改作他用的寺庙。几经翻修、重建,至使当今,寺庙林立,金砖碧瓦,宏伟亮丽,瓯越大地呈现一片辉煌景象。
       二、 历史上温州主要寺院简介
       江心寺:在鹿城区江心屿。唐, 咸通年间, 建净信讲院,宋开宝年间建普寂禅院。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清了禅师奉诏主持二院,填塞中川,建殿其上,称名:中川寺,后赐名:龙翔兴庆禅寺,俗习称:江心寺。被奉为“高宗道场”品定为天下“五山十剎”之一。
       妙果寺:在鹿城区松台山之麓。始创于唐,兴盛于宋,继忠禅师圆寂后,曾建千佛塔珍藏其舍利。寺内有“济陀古钟”,俗名称之为“猪头钟”,铸于宋代元年间,有着神异的传说。
       密印寺:在瓯海区头陀山,又名:妙智禅寺,俗称之为:头陀寺。始建于后汉朝乾祐年间,为宿觉大师祖庭。清初,法幢禅师重建,为五进合院,规模宏大,素有“浙南丛林之毌”之称。
       实际寺:在瓯海区茶山。相传始建于宋代,元朝毁于“挂红”。明朝洪武年间重建,寺旁有逆川法师墓。
       天柱寺:在瓯海区永昌石屋山,始创于晋,重建于唐朝贞元年间。由大雄宝殿等四进组成,左右有冷水泉、五折瀑,故又称之:瀑泉寺。
       普安寺:在永嘉岩头长蛇坑。始建于唐,五进七开间组成,有大、小禅房100余间。唐太宗赐经书,宋朝大中祥符,赐额“灵岩禅寺”,仁宗赐金卷,有《大正义》藏经一部。素有“东南首剎”之称。
       国安寺:在龙湾区瑶溪皇岙。始建于唐朝乾符年间,宋朝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在寺旁建石塔一座,六角九层楼阁式,有大、小浮雕佛千余尊,故俗称之为:千佛塔。
       沐萧寺:在乐清乐成萧台山。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重修, 建宝塔一座, 并建:子晋桥、沐萧池、“六枫秋艳”诸景。
       法华寺:在乐清南岳平盆山。始建于唐,昭宗赐额,鸿莒法师主事,僧严持戒律,甚精《法华经》,故名:法华寺。
       圣寿禅寺:俗称之:仙岩寺,在瑞安仙岩。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朝大中祥元年(公元1008年)重建,三年敕额“聖寿禅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观音阁、千佛阁,寺处浙南最大丛林之地,占地24600平方米。
       本寂寺:在瑞安城郊河埭桥。始建于唐,垂拱四年(公元六八八年),武宗灭佛时,无斁法师避居山庙,入定十余年,至藤萝绕周身,故世称藤萝尊者。乾符六年,赐:本寂寺。
       宝坛讲寺:在瑞安岑岐。始建于宋元祐年间,民国初重修,旁有“翠阴洞”名胜。
       景福禅寺:在瑞安大南聖井山,始建于唐末。相传,天祐年间,朱温避难到寺,受住僧款待,称帝后,敕:景福寺,拨田千亩供奉。到南宋,建丛林九进,寺宇雄伟,僧众九百,香火鼎盛。
      东林寺:在平阳昆阳凤山。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原为小尼庵,俗名:半山庵。明代为半山庵派祖庭。        
    碧泉寺:又名:岩庵。在平阳钱仓,始建于唐,旁有清泉故名之。明, 清年间为岩庵派祖庭。松柏榕杉千亩,  古寺重光,万木簇拥,亦是佳胜。
       法云寺: 在苍南玉苍山之巅。始建于宋咸淳年间,素有“平邑第一丛林”之称。明、清年间为玉苍派祖庭。尚存有:钟、井、缸、精雕石柱、“皇朝寿山”摩崖等古迹。今已辟为森林公园。
       瑞岩寺:在苍南鲸头燕子山。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宋朝,景蒙法师曾主法席。
       净慧寺:又名:七甲寺,在文成大峃岚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宋朝端拱、大中祥年间重建,规模宏大,遗碑刻、石柱、石磉等物,有双龙嬉珠等奇景。
       崇教禅寺:在泰顺二鬼卢梨村。始建于五代十国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山门牌楼镌“庐峰古剎”。珍藏《宋版碛砂藏径》一部。
       崇化寺:在泰顺雅阳末安。始建于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巍峨群峰,有龙蹯虎踞之胜,寺枕崖而建,如置尘外之势。
       宝林寺:相传,有白鹤巢其间,又名:白巢寺。在泰顺雅阳白巢,始建于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三殿一阁,  古钟清朗宏亮,古碑书法秀逸,  古塔珍藏舍利, 附近有氡泉、瀑布,为一方之胜观。
       明三寺:又名:明三堂,在泰顺西暘王家垟。始建于元朝,三殿一堂呈口字形。后经重修,成四合院式,有山林、茶园、水田1600余亩,农、禅并举,甚为典例。    
       三、温州信仰佛教宗派的概况
       1、禅宗:禅宗是在六世纪由印度达摩传来,单传心印,不立文字,称为“教外别传”,但达摩也有《楞伽经》传于二祖慧可作于印心的准绳。弘忍、慧能又教人诵持《金刚经》,后更有《六祖坛经》的许多“语录”,故说禅宗也有经典的依据。温州在唐、宋朝代禅宗已很兴盛,唐初(公元665年至713年),玄觉大师,在温州龙兴寺创禅宗道场,有《永嘉集》十卷、《证道歌》一卷、《永嘉法语》一卷,弘扬禅法,使温州成为江浙一带禅学中心。
       元、明、清三个朝代,温州禅宗还是占重要地位。元代,著名禅师有:元琪、祖意、了万、鉴无碍、古林、铁关、猷禅师等,古林与铁关禅师均受元代皇帝敇赐法号。延佑年间,仁宗皇帝赐古林禅师为“佛性禅师。至元年间,顺帝赐铁关禅师为”妙觉真空大师。
       清末至民囯以来,温州禅宗一蹶不振,日益衰落。      
       2、天台宗:天台宗是以《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因创始人智者大师住在天台山,故命为天台宗。天台山与温州相距不远,故天台宗在温州流传极为广泛。
       会昌年间,唐武宗下令灭佛,时温州天台宗经典受到严重的毁灭。
       五代十国时代,吴越王钱弘俶,复兴佛教,创办螺溪道场,复兴天台宗,邀请温州开元寺僧义寂,主持法席。
       宋朝时代,温州天台宗占佛教优势地位。著名高僧有:瑞安处元法师、永嘉处谦法师、乐清觉秀法师、温州继忠法师、妙果寺以文昌法师为首,可见弘扬天台宗的高僧济济。
       元代,温州有高僧,省初法师,传宏天台教规,历任双峰、上天竺首座,后圭持平阳东林寺、温州开元寺,著书立说,宏传天台宗。
       明朝时代,温州天台宗又出不少高僧,其中有:乐清罗汉寺正智法师、梅峰山玉泉寺受诏法师,西竺寺灵基法师,瑞安至刚法师深研天台法门,历主平阳东林寺、温州开元寺、江心寺道场,弘扬天台宗教规。温州伦法师阅《摩诃止观》自有省悟,结茅庐于雁湖峰顶,修持天台止观三十余年。
       清朝时代,温州倡弘天台宗法师渐渐希少,比较著名高僧有:正庵、晓柔等法师。有江心寺华山和尚、文成显本法师、大罗山白亮法师、宝坛讲寺叶均居士。
       民国时期,宝坛讲寺被日本飞机轰炸,僧人渙散,时已处于后继无人,天台宗在温州一落千丈。                   3、律宗:律宗是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它的依据是《四分律》。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所以无论何宗,都是以戒为基础。温州自唐会昌灭佛以后,律学书籍大都凐没,律宗很不景气。
       后唐,有高僧鸿莒法师,到长安取经,获得《南山律》,回永嘉弘扬律宗。后汉,温州开元寺希觉法师前往天台西明寺,向律宗正统法宝律学高足弟子,慧则法师学习律宗,著有《集要记增晖录》二十卷,时浙江东、西盛行此录。
       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日本律学沙门俊隽,悉知温州广德法师,严持戒律,学识渊愽,向其求学《七灭诤》。后日皇与幕府奉他为戒师,成为日本涌泉寺开山之祖。故温州律宗对日本律学起传法作用。自南宋之后,近千年来,温州佛教对律宗一派基本上未加重视。
       清末民国初,僧尼戒律松驰,直至民国十年,律学弘一大师,来温驻锡庆福寺,专研律部,认为佛教衰落原因是戒律颓废,僧无徳行所致;欲振兴佛门,须以戒为师,故用四年时间,写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作为振兴律宗的起步。弘一大师驻锡庆福寺后,拜寂山和尚为依止师,他是近代律宗著名大师。
       4、密宗:密宗传入温州可能与佛经同时,无论那部佛经都夹杂着密咒的持诵,在《瑜珈焰口》、《蒙山施食仪规》内,更有密咒的手印与观相,可见密宗传入温州历史悠久。但温州佛教在历史中都寻不到专修密宗的僧尼。
       5、净土宗:净土宗是依《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为宗旨,形成宗派,以观佛、念佛法门,得生极乐世畀。净土行人,只要信、愿、行具足,只此一生便可往生净土。净土宗由于简单易行,深为信众接受,故而在温州得到特别广泛的流传。鹿城有寂山、显道、李德生、吴高理、徐耀武、适吾、翁贵生等僧伽,平阳有西震、叶成树、志恒;苍南有微妙、了了;瑞安有柔和、东福、文宝;文成有显本、了云;大罗山有唯田、唯根、昌慧;泰顺有深日、昌定、融明、谢景梦;永嘉有东良、东来等等僧伽。由于各地僧伽竭力提倡净土,阿弥陀佛名号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妇幼皆知。所谓家家弥陀,户户观音,净土宗成为塭州佛教人数最多,力量最強的宗派。仍至当今,更现鼎盛。
       
                     温州道教及道派
      一、温州道教源远流长。
      《史记》记载,西汉初,温州的东瓯王驺摇,酷信鬼神。历史上温州道教的广泛、传播之昌盛与之有着直接的关系。三国朝吴时代,自道教徒在永嘉大箬岩劈石室以来,温州的道教也曾历经兴废交替。清末至民国时期,温州市区有道觀:85座,永嘉32座,乐清18座,瑞安102座,平阳21座,泰顺2座。公元2000年,温州各地已达到848座。
        东晋朝代,著名道士葛洪,曾到永嘉东蒙山、平阳昆阳东山炼丹;孙恩,世奉“五斗米道”,举义旗后波及温州,逐有道教徒加入义军,更推动温州道教的发展。
      南朝, 著名道士“山中宰相”陶洪景, 先后居永嘉大箬岩、青嶂山、瑞安陶山, 著《真诰》和《本草经集注》七卷, 并采药为民治病。
     唐、宋朝时代,温州道教相当盛极,宫洞、道觀众多,道教名流相继辈出。据道书记载,道教所称的“洞天福地”,温州被拥称的就有五、六处之多。
     至元朝,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清微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其时,在温州道派有:茅盈之清微派、许逊真君之净明派、张天师之龙虎山派、玄武派、神宵派、闾山派、三奶派等。
     元朝以前,在温州的道派有:金丹派、紫阳派;到元朝时,紫阳派和龙门派等,分别又称为:全真道之南宗和北宗。龙门派,于元延祐年间,自黄岩委羽山传入;明、清朝代至民国时期,在温州道脉渐盛。
     此时,温州的宫洞、道觀除市区的应道觀、紫宵觀、玄真觀(巽山斗姥阁)属紫阳派外,其余大多属龙门派。
    二、温州道教正式分为:正一道、全真道两大道派。
     1、全真道:又称: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道义认为“识心见性”,即为全真。主张:道教、释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不尙符箓,不事烧炼,提倡全神炼气,出家修真,不娶妻室,不茹荤腥,生活主要是:习经、清修、炼养。男性为道人,称乾道;女性为道姑,称坤道。全真道有:南、北宗之分。支派有:龙门、华山、蓬莱、金山、金辉、尹喜、真武、玄武、请静等派别。
      2、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原身为“五斗米道”。东汉朝顺帝时期,为张陵所创,到元朝初,已传至三十六代后裔张宗演,被忽必烈封为:“汉天师”、“辅囯天师”。至元朝成宗诏见其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村,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此后,凡是道教的符箓各派统称“正一道”。正一道“专侍符箓,祈雨驱鬼”,主要从事符箓斋醮,为人祈福消灾、保阳生、度亡灵。道士生活和俗人一样,食酒肉、娶妻室、生子女、其道觀系父子相袭。俗对其称呼为:师公或经友先生。正一派支派也较多,有:茅君派、净明派、清微派、武当派等。
    三、温州主要道观洞宫简介
      紫霄觀:在雪山北麓,始建于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于公元1981年经陈崇杰等众居士筹划,移至瓯海景山净水谷,进行重建,占地2000平方米,为二进二轩。大殿中奉三清,副祀黄石公,两侧各一亭,亭下泉水清澈甘洌。
      玉清觀:在瓯海潘桥丁岙。始建于唐,昭宗赐额“玉清觀”,有上、下二觀,今只尚存上观。
       箬岩:在永嘉大箬岩镇。为温州道教历史上最早的道观,原始于三国朝吴时,道教徒在石岩上劈建的石室。洞纵横各八十米,高六十米。相传陶弘景曾隐居洞中编篡《真诰》,故称之为:陶公洞、真诰岩。唐建:集真观,元建:广褔宫,旁建有胡公庙。道书记载称之为:“天下第十二福地”。
      天然道观:在永嘉乌牛东蒙山,又名:乌牛簒。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来温州就在此炼丹。清末至今,龙门派弟子曾几度重整,劈小方岩、餐霞洞、长生洞、丹台、青牛坞、紫云亭,使之景观风貌仍存。
       紫芝道观:在乐清乐成东皋山下。始建于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清时,扩建为四进大道场院。于公元一九八一年,移至凤凰山重建。
       玉甑观:在乐清白石玉虹洞。始建于宋,至道元年(公元九九五年),大吕祥筹符六年(1012年),赐“白石院”,宣和元年(公元一一一九年),改赐“集真”。有藏真坞、升仙坛等遗迹。于公元一九八六年重修。
       纯仙道观:又名:杨八洞,盖竹道堂,在乐淸盖竹山。奉三清、吕纯阳。周边有狮岩、龟岩、透天洞、通海洞等景观。于公元一九八六年重建。
       北斗洞:在乐清北雁荡山。始建于清朝光绪元年,有灵霄殿四重、有八仙楼、海会楼、集贤阁。
       聖井山石殿:又名:许真君庙,在瑞安大南圣井山巅。始建于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系木结构。明、清间,全部构件均用石料打制和雕刻而成,中有一井,井洌不竭,而得名。祀奉许逊真君。
       东岳观:在瑞安梅头。始建于宋咸淳二年(公元一二六六年)。今观系民国十二年重建,二进五间二廊,旁建太清阁、斗姥阁。祀奉东岳大帝。
       天庆观:在瑞安桐溪太平山。始建于宋,明、清年间扩建,公元一九八五年重修,周边环境幽绝。
       仙姑洞:俗称之为:西洞,在平阳南雁荡山。宋,崇宁年间,朱媛在此修道。有:玉皇楼、仙姑殿、东西楼、怡心院、拓云亭等。
       东岳观:原名:宋志观,在平阳昆阳坡南。始建于宋治平丙午年(公元1066年),宝殿宏伟。宋,熙宁,戊申年间(公元1068年),赐额“聖寿”。南宋绍兴年间,改名:广福宫。光绪五年易名:东岳观。
       玉虚道观:又名:燕窠洞。在苍南荪湖山,有五洞十石之奇。北宋初林仁药,弃官隐此修道。公元一九七五年,重整山洞,建观。
       妙峰道观:原名:观音洞,在苍南金乡珠明山观音洞。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14年),陈雪苍因进士不第建观音洞隐修。明、清年间,续建。公元一九八八年改今名。
       应道观:原名:安祖庙。在洞头北沙双垄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三进三间石木结构。嘉庆年间,将温州应道观香火分脉安位,逐改今名。
       玄武殿:在洞头中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二进五间两廊及戏台,祀玄武(真武大帝)。
       千百年来,由于灾害频仍,年久失修,一批古老的宫、觀先后消失。
       如:华盖洞天、飞霞洞(有温州鼓词:双仙斗为据)、真华观、元妙观、资福道院、容成太玉洞天、玄真观等均已堙灭。
       曾称为:天下第三福地的乐清仙磻山、天下第六福地的文成南田山、天下第二十八福地的瑞安陶山、天下第二十九福地的仙岩三皇井亦均无存。                                  
         
                          温州天主教
     一、温州天主教历史沿革
      天主教在历史上,曾两度传入温州,均受挫而止。
       元朝年代,景教与天主教传入,史称“也里可温”(蒙古语,意为:有福缘的人)。据《元史. 典章》三十三卷记载:大徳八年(公元一三0四年),江浙行省准中书省咨,礼部呈奉省判集贤院呈,江南诸路道教所呈,温州路有“也里可温”,创立掌教司衙门,招收民户,充本教房计(籍),与佛、道教分争教徒。元亡后,“也里可温”亦渐消失。
       明末清初,多明我黎玉范(西班牙籍)等传教士,从福建福安来永嘉、瑞安、平阳等地传教。后因“中国礼仪之争”,而再度中断。
       清朝道光二十六年(公元一八四六年),法国遣使会传教士以宁波为主教驻地,在浙江开展传教活动。公元一八六九年,乐清陈希林、陈茂庆到黄岩栅桥天主堂领洗信教;公元一八七四年十一月,该堂中国籍马宗良神甫访温州,为祖籍福建的三十来位老教徒在温州花柳塘巷设立活动点。从此,温州天主教教务隶属于宁波教区;公元一八八0年十二月,温州成立本堂区;一九0三年升格为总本堂区。此后,平阳于一九一一年,永强于一九二0年,虹桥、枫林于一九二八年,瑞安于一九三0年,钱库、坎门于一九三二年,蒲门于一九四一年,先后成立本堂区。公元一九四九年六月,温州天主教脱离宁波教区,自成教区。初名为:永嘉教区,不久改为温州教区。主教由宁波主教戴安德(法籍)兼任,副教主为:苏希达。
       公元一九五二年一月四日,潘嘉禄、吴钦华等三十二人发起,响应四川广元天主教徒《自立革新宣言》,发表《温州市天主教革新宣言》,倡导发扬自治精神,实行经济自养,贯彻自传原则。三月十二日成立温州天主教革新委员会。一九五八年六月一日召开温州天主教第一届代表会议,建立了天主教爱国会,主任:陈达夫;同月四日,方志刚被选为主教,成为温州教区首任正权主教。公元一九九九年,天主教温州教区召开第二届換届选举会议,蔡叔毅当选温州天主教爱国会主任。
       公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温州各地出现首批天主教徒,有来自祖籍福建的老教徒,有乐清里岙、永嘉茶坑等地的新教徒,有永嘉、瑞安等地的一批“无为教”信徒者。一九四九年统计,温州地区有信徒:32730人,玉环757人,青田温溪628人;到一九九九年统计,天主教信徒已发展到98397人。
       历史上,于公元一八八七年十二月,在温州才始有外国传教士。一九三四年以前,以法国传教士为主,后由波兰传教士接替。一九四六年七月最后一批外国传教士离温。七十年来,来温的外国传教士共二十四人,其中法籍九人,波兰籍十二人,意籍二人,荷籍一人。
     二、温州历史上主要教堂简介
       一八七一年在乐清里岙建立全市第一个祈祷所,一八七六年在周宅祠巷设堂,后成为温州总堂。到一九四九年温州地区有教堂、会所142座,到一九九九年有教堂146座,聚会点29处。主要教堂如下:
        周宅祠巷天主堂:又称:温州天主堂。于一八七七年购房设堂,一八八四年十月,中法战争时被民众烧毁,一八九0年重建。大堂建筑面积698平方米,成为温州第一座“哥特式”教堂。东有中西合壁的神甫楼和办公、生活用房,占地面积:8,855亩,总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南为仁慈堂(女堂)占地9,7935亩,有楼房30间,平房47间。
        永強天主教堂:于一九一一年购房设堂,大堂和神甫楼建于一九二六年,后又添建生活用房,占地十一亩,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永嘉枫林天主堂:在永嘉枫林镇二村,始建于一九0二年,一九二0年改建,大堂于一九四一年扩建,旁有神甫楼和生活用房40余间,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
       乐清虹桥天主堂:在乐清虹桥镇,始建于一九0九年,三进,前为书院、小学,中为生活用房,后为大堂。一九五八年改为他用,一九八九年移至湾底地段重建。
       瑞安城关天主堂:原在丰湖街,于一九八八年移至于万松路重建,占地面积11800平方米,有大堂一座,生活用房十三间。
       平阳昆阳天主堂:在平阳昆阳西坑,一八九三年购房作堂,一九二0年建大堂,一九二四年建导善堂,占地12,65亩,建筑面积3071,5平方米。
       苍南钱库天主堂:在苍南钱库镇,始建于一九一七年,建有神甫楼和生活用房三十余间。二000年因城建建设而迁建。
                             
                         温州基督教
      一、历史上温州基督教教派
      有:内地会、循道公会、耶稣教自立会、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浙南分会、基督徒聚会处(又称:兄弟会、地方教会)、交通会、祈祷山、呼喊派。
        1、内地会:于公元一八六七年七月,由英国传教士曹雅直,自宁波来温州传教而传入,一八七七年设堂于市区花园巷,称:內地会,为基督教传入溫州最早的一个教派。后渐扩大到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后,教徒要求自办教会,于一九二七年改名为: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到一九四九年,内地会在温州建有城区、西区、永乐、永瑞、瑞文、平泰六个区联会,有分堂134座。
        2、循道公会:于一八七七年十月,由英国传教士李华庆来温州传教传入,翌年三月在城西街嘉会里巷购房设堂,称:偕我会。一九一一年改为:聖道公会,一九三四年又改称:循道公会。先后建立城厢、永嘉楠溪(枫林)、永嘉西内(碧莲)、永嘉西外(西溪)、江北、上戍、乐清西(柳市)、乐清东(虹桥)瑞安、平阳十个联区,到一九四九年有分堂115座,栈房120处。
        3、耶稣教自立会:(分温属总会、平阳分总会),一九0七年平阳林湄川、黄里中等响应上海“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号召,从内地会和循道公会中分裂出来,开展自立运动,至一九一0年春,堂、点发展到40处,正式成立平阳耶稣教自立会。一九一二年,梁景山、谢楚廷等亦在府城施水寮建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温属分会,一九一四年七月建首座教堂于乘凉桥。一九二0年,经中国耶稣自立会全国代表会议后,同意成立分别建立温州、平阳分总会。平阳分总会称:浙闽分总会,温州分总会称:温属总会,一九四一年迁址至三牌坊教堂。
        4、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国籍牧师尤树勋等毅然决定脱离由外国传教士控制的“聖道公会”,与一批教徒一起进行自立。于一九二五年七月在沧河巷建立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活动范围渐及永嘉、乐清、瑞安、青田、玉环。至一九四九年,在温州建有五个联区,121座分堂。
        5、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浙南区会:一九一六年,上海的曾路得、熊湘元来温州宣讲安息日道理,并在五马街建立活动点。后又遣:支访坚、邬天恩来温州传道,活动点迁至甜井巷,后移沧河巷。一九一八年夏,华东教区联合会会长:韩尚理(美籍)来温州筹建安息会浙南分会,翌年春在南塘街成立,会长为美国传教士:韦更生。一九二四年建总堂于:头梳脑。至一九四九年,设有永嘉、乐清、瑞安、平泰四个区分会,53座教堂。53处堂点,主要分布在温州、瑞安、苍南,“守安息日”,区别于其它教派的是“星期六”之特点。
        6、基督教聚会处:又称:兄弟会、地方教会。一九二九年平阳桥敦:王禹亭、张悟生等人在石丁步头建立聚会处。翌年春,温州:潘活灵、章高来等先后在珠冠巷、大厅巷、仓坦前进行聚会活动,一九四三年在西城下购房建堂。一九四九年发展到有活动场所111处。至今已发展到有堂点360多处。地方教会自称无上下组织隶属,以地名为名,无论大小均一律平等,故称之为:兄弟会。在教会里,不设牧师、教师等聖职人员,只有信徒、同工、长老称谓,他们只负责聚会时的整领兼办理一些事务性工作。
       自新中国成立后,内地会、循道公会、基督教自立会、耶稣教自立会都取消各派名称,统一实行联合礼拜。
         二、历史上温州基督教堂概况简介
      温州自一八七七年于花园巷建教堂后,城乡各地教堂渐增,至一九二0年有321座。到二000年达到1271座,其中:温州,市、区有222座,苍南151座,永嘉299座,洞头13座,文成22座,乐清154座,瑞安199座,平阳127座,泰顺84座。主要教堂有:
     城西基督教堂:一八七八年购房设堂,一八八四年被焚,一八九八年重建,分前、后两堂,占地2,37亩。原为循道公会总堂。
     花园巷基督教堂:始建于一八七七年,为温州首座基督教堂。一八八四年十月被焚,于次年重建。
      虹桥基督教堂:始建于一八九0年,占地面积2,1亩。属温州地区首座“哥特式”教堂,附建楼房十多间。
      瑞安衙后教堂:始建于一八九六年,占地面积1,29亩,建有附属栈房15间。
      昆阳基督教堂:在平阳昆阳,原在莲池巷,于一九九0年移至教场山脚,占地面积2,1亩,建各种用房20余间,建筑面积840平方米。
     鳌江永平堂:始建于一九一0年,占地4,8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大堂和生活用房十多间。        
    苍南永灵堂:原在灵溪凤山街,始建于一九00年。一九九七年,迁址灵溪镇求知路堹建,占地面积4,005亩,建附属用房1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
    苍南永生堂:原设建于灵溪镇老街和渡龙的两个教堂,于一九九五年合并,建于灵溪五街,占地面积4,344亩,建附属用房7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1689450094

基督教溫州蒼南縣灵溪永灵堂简史

基督教灵溪永灵堂(原凤山巷内地会堂)简史

明年即为基督新教传入温州150周年,而近一二年来,温州“教难”频仍,值此非常之际,特将今永灵堂相关历史整理出来,如本堂王登鹏传道所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笔者深表赞同,并且以为现今年轻一代信徒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些教会历史,尤其是要对自己所在教会的历史有起码的认知。

 基督教灵溪永灵堂(原凤山巷内地会堂)简史

一、历史渊源追溯

灵溪永灵堂位于苍南县城城西双灵街钢筋市场旁,原为中国内地会背景。今名永灵堂,曾先后称“凤山巷教堂”、“灵溪一堂”(以其堂内桌凳背后见有毛笔字书写标记而知),后才改称“永灵堂”,一直沿用至今。“永灵堂”这个名字,本堂作为堂名来使用,只有十余年时间。其实灵溪原本已有一座“永灵堂”,在上街礼堂巷,时称礼堂巷礼拜堂,属中国耶稣教自立会①。该“永灵堂(上街礼拜堂)”信徒曾一度并到凤山巷堂(今永灵堂),共同参加敬拜(后提),后来因故分开,另建新堂,新易堂名(永生堂)。今永生堂的前身是上街自立会堂,即原先名为“永灵堂”的礼堂巷教堂,实为旧永灵堂,此处只述今永灵堂的历史。因在灵溪镇内,“永灵堂”之名先后被两个不同宗派的教堂使用过,遂先就堂名加以区分解释,免使混淆。

1865年6月27日,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1905)在英国伦敦创立“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简称“内地会”)。同年,苏格兰人曹雅直(George Stott,1828-1889)蒙召决志赴华做宣教士,加入中国内地会。1865年10月3日,曹雅直与范约翰夫妇(Jonh&Ann Stevenson,生卒不详)三人作为内地会在欧洲的第一批传教士乘船前往中国。1866年2月10日,曹雅直一行抵达宁波,开始学习当地语言。1867年11月,曹雅直由宁波到温州来传教,成为温州近代史上基督新教拓荒布道的第一人②。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温州的开教之年。

曹雅直牧师来温以后,立即开展福音工作,租房设立了传教站,然而收效甚微,一年多后只有一人受洗入教。曹雅直改变策略,以办学的方法来辅助宣教工作的开展,才逐步打开局面。

1870年,曹雅直在平阳昆阳西门外忠靖庙旁设立布道点②,这是内地会传入平阳的起始。1872年,曹雅直另派一人接手内地会在平阳的教务③,蒙神看顾,平阳宣教工作进展迅速。1874年,平阳内地会从温州分立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区③,先后由朱德盛(Robert Grierson,1862-1920)、衡平均(Edward Hunt,1861-1922)等外籍牧师负责④。1885年,平阳内地会向全县各处大力发展教务,萧江、北港水头等地开始设点聚会。同年,杨道生(钱库仙居人,1864-1953)金立新父子(钱库金家洋人,生卒不详)等内地会信徒在钱库东街菜市场旁设点聚会,是为今苍南境内最早开辟的聚会点。其中,杨道生被称为今苍南信主的第一人,“是把福音种子带进苍南的开端” ⑤。故而,笔者以为,1885年也是基督新教最早传入今苍南境内的一年。
1887年,钱库东街建成今苍南境内的第一座内地会堂,也是今苍南县史上的首座教堂。嗣后,平阳内地会继续拓展布道范围,各乡各地(平阳彼时计有七乡)纷纷建立堂点,属今苍南下辖的地方有朱家斗(1895年建堂)、巴艚(1896年建堂)、项桥(1901年设点)、金乡北门(1901年建堂),灵溪凤山巷(1901年设点)、龙船峥(1904年建堂)、宜山一堂(1907年建堂)。桥墩云仙堂(1915年建堂)等⑥。其中,1901年在灵溪凤山巷设点开始聚会的场所,就是今永灵堂的前身。

二、内地会属时期

1901年,凤山巷设点聚会,是为内地会传入灵溪之始。设点位置具体不详,计有30余人参加聚会。其实本堂信徒的信主时间当在更早以前,早在凤山巷聚会点设立之前,灵溪已有陈永源、郑尚洁、肖可铄(以上三人生卒不详)、肖友鹤(生卒不详,后人在今永灵堂礼拜)等前辈开始信主。他们每主日都到萧江内地会堂做礼拜,往返均靠步行,十分辛苦,并也趁机向家人和乡邻传播福音,直到人数略有加增,分出一部分信徒在灵溪当地另设聚会点,才免于徒步长行的劳顿。萧江内地会堂的建堂时间不详⑦,但不会早于1885年(该年,平阳内地会才向周边各处拓展教务)。由此可知,本堂最早的一批信徒陈永源等前辈的信主时间约在1885-1901年之间。究竟是哪一年,今天已难查考。

1909年,经过几年的栽种与浇灌,凤山巷聚会点的人数逐渐增加,原聚会场所已难容纳。于是众人奉献资金购置地基,终在凤山巷19号建成三间平房作为主堂礼拜,附属三间小房作为厨房等用处,仍归内地会平阳教区牧养。这是今永灵堂历史上首次建堂,时称“凤山巷内地会堂”(为尊重历史本原,以下提时称“凤山巷内地会堂”或“凤山巷堂”,而不用今名“永灵堂”),若要推算建堂纪念的时间,当以此为准(今永灵堂新落成时有碑记,上刻为1918年始建,不知是何依据,疑为凿刻者疏忽,未加详辨)

中国民国建立以后,一时之间民众革命热情高涨,排外情绪强烈滋生,由于当时管理教会者都是外籍牧师为主,教会内部要求自立的呼声极高。早在1906年,俞国桢(1853-1932,宁波鄞县人)就在上海创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下简称“自立会”),倡导教会脱离外国差会而自立,得到全国各地信徒的积极响应。1907年,平阳黄时忠(生卒不详)、林湄川(1878-1939,北港水头人)等人脱离内地会,在昆阳仙坛寺下和县城坡南建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聚会点,并向鳌江、北港、蒲门等地发展信徒。1910年,经浙江巡抚部院批准,平阳耶稣教自立会分会正式成立。自立会在平阳七乡发展迅速,“通县各处均分设礼拜堂”⑧。

1916年,俞国桢牧师来平阳视察自立会发展情况,历时一月余,并亲自到灵溪等地布道,阐述教会自立宗旨,获得当地群众与信徒的认同。听闻俞国桢的宣讲以后,灵溪上街共有20多人接受了救恩。各处内地会中也有信徒相继脱离出来宣告自立,自立运动同样影响到凤山巷内地会堂。同年,凤山巷堂分出30多位支持自立的信徒,与上述新加入自立会的20多位信徒,一同在上街另外设点聚会,归属耶稣教自立会平阳分会。是年冬,这些自立会信徒便在上街溪心打铁厝建成三间平房作为圣堂(该堂后命名为“永灵堂”⑨),与凤山巷内地会堂分立于灵溪老街,两座礼拜堂之间仅隔几条街道。

平阳(含今苍南)是当时全国自立会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有些地方的内地会甚至整个教会都转变为自立会,如金乡南门堂、马站蒲城堂。尽管平阳各地教会纷纷自立,但凤山巷堂继续保持原来的传统,依旧属于内地会,信徒也稍有增长。

1918年,鉴于各地教会分裂严重,温州内地会决定召开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五县代表大会,由新西兰籍牧师王廉(Francis Worley,1882-1932)主持,会议宣布温州内地会实行自治,并易名为“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按立华人牧师负责教务,且对原有的几个教区进行重组调整,下设平泰(平阳,泰顺)总会、瑞青(瑞安,青田)总会等。凤山巷堂归属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平泰总会,这一时期,从凤山巷堂分出去另建新堂的有桥墩云仙堂(1905年分出,后转为自立会)与风池堂(1920年分出,后转为聚会处)。此外,灵溪尤家弄内地会堂并入灵峰自立会堂后,部分信徒转来本堂参加礼拜。

“三四十年代间,温州内地会的传播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总的趋势是继续发展壮大,……仍是温州地区影响较大的一个教派⑩。”而平阳地区受自立会影响更大,平阳分会“不仅是温州基督(新)教的一个重要教派,也是全国自立会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个教区⑪。”在这种形势之下,凤山巷堂能够持守住“阵地”,留在内地会,实属不易。抗战时期,温州先后三次沦陷,波及温州地区的教会,有的堂点被侵占或遭受损毁,凤山巷堂有无受扰,情况不详。国难当头,温州基督教界不分教派,团结一致。1942年,由尤树勋牧师(1892-1970,温州永嘉人)倡导发起,循道公会、内地会、自立会等四个教派组织成立“基督教温属联合会”,尤任会长。后又有安息日会与基督徒聚会处两个教派加入,于是改名“温州市基督教联合会”,直到“解放”后被取缔撤销。这一时期,凤山巷堂属内地会,名义上也属“温州市基督教联合会”。

1949年5月,平阳全县“解放”,新政府宣扬宗教信仰自由,并发起了为“抗美援朝”而开展的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1950年夏,为了响应全国革新运动,在灵溪贡头垟召开平阳县南港区基督教代表大会,到会代表共计325名,会况引人瞩目。这是温州地区教会最早发起的革新运动⑫,会议由自立会的陈惠民牧师(1902-1974,灵溪沪山人)主持,会上决定成立“南港区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并推选各教派代表,选举陈惠民牧师为主席。凤山巷堂驻堂教师温泽民,作为内地会代表,当选为副主席,该会机构办公室设在凤山巷堂。凤山巷堂由此成为南港区革新运动的重要堂点。1954年9月,平阳县基督教三自革新筹备委员会成立,全县各教派的堂点积极支持响应,凤山巷堂也加入其中。1954年11月26日,浙江省基督教内地会成立“联合会筹备委员会”,高建国牧师(1920-2015,河南开封人)任副主席,联合浙江省内原内地会的教会筹备革新,凤山巷堂名义上也可算属“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7年2月,“浙江省中华基督教自治内地会温属总会”成立,高建国为总会主任,凤山巷堂名义上归属其下。尽管受到革新运动影响,教派逐渐弥消淡化,但内地会名称仍旧存在,也被允许使用,直到1958年温州市政府强制消灭宗教,推行“无基督教区”⑬。

三、家庭聚会时期

1957年,反右运动以后,破除迷信和宗教界“大跃进”的思想开始出现,“消灭宗教”成为流行口号。1958年,温州平阳县成为“无宗教区”的试验田⑬,开展“三献一退”(献教堂、献圣经、献宗教用品和退出教会)的试点工作,全县所有堂点均遭关闭,或被挤占办工厂、食堂,或被征收改作仓库。凤山巷堂同样被迫停止聚会,教会房产被灵溪双联村收用。   
    
1959年,温州被称为全国唯一的“无宗教区”(无基督教城市)。这一时期,虽然公开的教堂全部征用关停,但在服从生产、遵守政府法令的前提之下,地方政府原则上不干涉信徒正常的走访探望祈祷等活动,因而大部分信徒便以家庭聚会形式过教会生活。凤山巷堂的部分信徒,开始转到官路尾村的颜庆绸弟兄家中聚会,历时近十年。

1966年6月,“文革”全面爆发以后,教会遭到了空前浩劫,教牧人员与热心信徒被游斗、批判、拘禁,强行禁止和胁迫信徒放弃宗教信仰。1966年9月16日,温州全市仅留唯一获准进行礼拜的城西堂被红卫兵霸占,温州公开的教会活动至此完全停顿,信徒只能转入地下,到隐秘的地方和偏僻的山上去过教会生活,如使徒时代的初期教会一样。凤山巷堂的信徒开始转到更加偏僻的浦亭北岙,在那里秘密地进行聚会,人数仅有30多位,陈加吴(1928-2015)长老负责膳食⑭。聚会坚持了十余年,直到“四人帮”垮台,动乱结束。

四、“合一”教会时期

十年动乱时期,温州地区从表面上看似三无(无圣经、无圣职人员、无教堂),然而教会所经历的却是“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林后4:8-9)信徒们格外珍惜这些经历,在艰难的环境中更加热心,更加想与神亲近,大家走到一起,不分教派,共同事奉,为将来教会的合一打下了基础。凤山巷堂设在浦亭北岙的“隐秘聚会点”,或许也有原属其他教派的信徒加入。

1976年,“文革”结束。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此后,各项逐步恢复,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到重新落实。1979年,平阳县境内的自立会、内地会和循道公会三个教派,蒙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在求大同存小异、彼此学习、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定名为“平阳县中国基督教会”,又称“合一教会”⑮。虽然在全国范围内不大被人知晓,却比后来成立的“中国基督教协会”还早一年。合一教会由全县各区教会推选十人为执事会成员,办事处设在鳌江,下设万全、小南、南港、马站、矾山等九个区会⑮,负责全县各区原三大教派所有教会的恢复与重建。经过努力,蒙神祝福,不仅原有教会陆续恢复,并且一些“隐秘时期”所设的小聚会点也都合并成立新的教会,到处呈现一片复兴的景象,但凤山巷堂尚未收回。浦亭北岙聚会点的信徒对“合一教会”也很支持,按照所在区域,北岙聚会点由南港区会负责,负责人蒋佐羹⑮(生卒不详)。

五、重入“两会”时期

1981年11月5日,苍南从平阳析出建县,独立行政办公,但文化和社会团体组织这一块仍旧统一在原来平阳县的管理之下,未细划分出去,宗教也是。1982年7月19-21日,平阳县基督教代表在昆阳西门堂召开首届代表会议,“合一教会”及安息日会与基督徒聚会处共五个教派参加,会上成立“平阳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⑯(下简称“平阳基督教爱国会”或“爱国会”),倡导各教派之间取消隔阂,宗派名称不再使用,统一参加爱国会,接受管理。大会选举陈知三(1908-?,平阳人,原内地会平泰总会牧师)为主席⑯,原“合一教会”自行解散,所有教会和聚会点全部并入爱国会。浦亭北岙聚会点此时在名义上改为归属“平阳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

1983年5月,苍南县委统战部在灵溪镇召开“基督教人士座谈会”,筹划从平阳基督教爱国会分出另立机构,组织成立了苍南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筹备委员会⑰。1983年11月8-9日,在钱库东街堂召开苍南县基督教第一届第一次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12人,同时成立了“苍南县基督教协会”与“苍南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简称“苍南县基督教两会”或“苍南两会”。选举章岳荣(1913-2006,钱库东街人)长老为“苍南两会”主席兼会长,各牧区成立区三自爱国小组,原凤山巷堂教师温泽民任灵溪牧区副组长。同年,凤山巷堂教产批准归还,成为全县开放礼拜的124座教堂之一⑰,改属苍南县基督教“两会”。浦亭聚会点的信徒开始迁到原凤山巷堂礼拜,但人数不多,只有几十人。因上街自立会堂被大队碾米厂占用,一时无法收回,便并入凤山巷堂,两堂信徒联合起来,不分彼此,共同侍奉上帝。

苍南建县后,县府设在灵溪镇办公,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县城,其中也有信徒。这些信徒只能到凤山巷参加礼拜(凤山巷堂是当时灵溪镇上唯一开放的礼拜堂)。由于外地信徒大量迁入,加上本地也发展了一些信徒。

1985年,凤山巷堂信徒人数剧增,达到了880余人。原堂无法容纳,并且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已成危房。众人齐心代祷,踊跃奉献资金,共筹集得到8万多元,经有关部门批准,1986年开始在原址拆建。1988年建成五间二层楼房为圣堂,楼上作礼拜场所,楼下作厨房饭厅⑱。堂高13米,宽13.5米,窗户为哥特式,每间两个长方窗户,每间间隔处的墙外堆砌一根半突柱子,其上镶嵌绿色石英,墙外其他部位交换镶嵌黑白石英,相当美观与庄严。内堂讲台后墙附有一个大的金色“爱”字,墙底以一块桃红色的红布作为衬托,其用意是让每位参加礼拜的人都要心中有爱⑱。

凤山巷新堂重建以后,由原自立会的吴新民(1934-,健在,曾任“苍南基协”会长)和本堂杨玉美(生卒不详,灵溪状元内人,原凤山巷堂信徒)负责,并聘请郑联科(1926-1994,原上街自立会堂长老郑是言之子)、蔡立新(1900-?,已故,卒年不详,原内地会教师)任驻堂教师。

期间1987年9月8-10日,在凤山巷堂召开第二届苍南县基督教代表会议,出席代表212人,选出新一届“两会”机构的负责人。1988年6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定来苍南视察宗教情况,藉新落成的凤山巷堂举行宗教界人士座谈会,苍南宗教局局长颜维新等陪同,驻堂教师郑联科参加座谈⑲。

1992年5月20-22日,在凤山巷新堂召开苍南县第三届基督教代表会议,出席代表254名,选举产生新一届“两会”领导班子,吴新民长老任灵溪牧区三自爱国小组组长。这一时期,凤山巷堂新聘请李法长(1921-,健在,金陵神学院专科毕业,1950年被按立为教师)、谢炳国(1965年生,现为牧师,华东神学院院长)、王以诺(1966年生,现为牧师,浙江神学院副院长)为驻堂教师。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信徒到县城谋生,他们都到新建的凤山巷堂做礼拜,使得人数一时之间大幅度增长。

1996年,堂里信徒猛增至2000多人,重建的凤山巷堂也难容纳如此庞大的数量。教会负责人吴新民等提请灵溪镇府,要求政府落实上街原自立会堂教产归还或移建新址。经县、镇两级人民政府裁决,灵溪镇府最后做出决定,上街堂折价四万元转让给上街大队,镇府另外批给灵堡村官堂三亩土地作为移建新堂的堂址。

1996年初夏,灵堡村新堂建设已初具规模,故教会决定将堂里大部分信徒分到新堂聚会,而住址靠近凤山巷的280户信徒继续留在原教会参加礼拜⑭。1996年10月,新堂竣工落成,取名永生堂,位于灵溪镇中心地段塘北路68-173号五街桥边,由吴新民负责堂务。凤山巷堂改由陈加吴长老负责(吴、陈二人在当年<1996年>同年被按立为长老⑲)。

1997年9月25-26日,在永生堂召开苍南县基督教第四届代表会议,出席代表273人,推选出新的两会负责人,凤山巷堂梅志长老(1944-,原属循道公会背景的平阳夏桥教会)任灵溪牧区三自爱国小组副组长。这时,由于谢炳国、王以诺二人先后调离,李法长转到永生堂,凤山巷堂又聘请金家惠(1951-,现为今永灵堂长老,原“平阳基协”副会长金守夫之弟)任驻堂先生。

六、移建新堂时期

1998年11月15日,为了响应镇府改造灵溪老城街(二期拆迁)的号召,凤山巷堂不得不觅址重建。在神的带领下,教会众肢体同心合意代祷,终于寻到双灵村求知东路钢筋市场旁的一块地方,准备迁址重建。经努力协调,镇府同意批复,不久便在那里举行奠基典礼,苍南县基督教两会领导和双灵村委相关人员到场参加。1999年8月8日,历时九月余,主体建筑基本竣工,信徒开始迁入新堂聚会。

2000年5月27日,新堂正式举行落成典礼。主殿圣堂共有四层(三四层作礼拜场所,一二层作厨房饭厅),钟楼有十层的高度,十字架顶端距离地面约有38米。新堂占地4.5亩,建筑面积3665平方米,因地处双灵村,且在灵溪镇内,均有“灵”字,于是定名“永灵堂”,不再称用“凤山巷堂”,仍由陈加吴长老负责。建堂期间,曾租赁公园山下河滨西路61号厂房作为聚会场所,礼拜九个多月。

2002年10月17-18日,在永生堂召开第五届苍南县基督教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74位,吴新民当选为基协会长,永灵堂梅志长老继续当选为灵溪牧区三自爱国小组副组长⑳。

新堂甫立,即聘请易永宣(1975年生,原在鲸头教会,2008年5月于上海被按立为牧师)为驻堂教师,以加强教会的牧养力量。为了更好地关怀牧养,永灵堂按地段将信徒分成了数个区片,今计有大观、古磉、渡龙、灵浦路、官路尾、新建西路、樟浦、浦亭、塘下等18个片区。除了供应信徒灵命的正常需求,永灵堂还注重培育教牧的新生力量,积极鼓励青年全职奉献,先后多人参加温州市、苍南县圣经专修班,并将一批苗子输送到浙江神学院、华东神学院等院校培养。王登鹏(浙江神学院)、肖云朝(福建进修神学)、林德(温州圣经学校)、王春锋(华东神学院)等神学生先后毕业归来,并受聘为本堂或分堂的专职传道。

与此同时,主日学得到大力发展,至今共设有14个班级,学生300余人,其中多人毕业以后进入专修班和神学院继续学习、深造,使教会事工稳步前进,后继有人。此外,自2004年起,永灵堂每年举办大学生夏令会与冬令会,外请讲员过来分享,形式丰富多样,提升了青年大学生的灵命与追求。诗班人数也大量增加,原在凤山巷堂时仅有一个诗班,不分年龄。经过10年努力,已有五个诗班,按年龄分为主日学(今名“少年诗班”)、青年(后因人数加增,分为天音与佳韵两个诗班)、中年(后更名为“雅歌诗班”)、老年诗班(后发展成“希幔诗班”),还有一个识字班诗班(今况未详)。

2004年夏,基于共同的异象,永灵堂几位弟兄姊妹建立了青年团契。2005年正式以“归回”来命名团契,由王登鹏负责牧养。此后,每年主日学的高三毕业班,都会成立一个小团契,先后有爱的家园(约2006年)、以勒(约2007年)、归一(2010年)、亚设(2011年)、沙仑(2012年)、伯大尼(2013年)、归零(2014年)、更新(2015年)、芥菜籽团契(2016年)成立。

2006年夏,雅歌赞美团在永灵堂筹备创建。2007年4月23日,雅歌赞美团正式成立,由郑仁雪(1968年生,原属平阳萧江雅回教会)任团长,易永宣任团牧。2007年秋,为方便老年信徒礼拜,在浦亭建立分堂(聚会点)。

2008年1月,归回团契创作《归回复兴》作为主题歌,并作录音。2009年,陈加吴长老因年长不再主持堂里圣事,陈开池(1941-,原属鲸头教会)长老开始负责堂务。同年,浦亭分堂新建堂点落成,由梅志长老负责。同年,堂里对学生和青年团契进行一些调整,将几个小团契合并成两大团契,以年龄划分,便于牧养。其中归回、爱的家园以及以勒团契的一部分,改组成80后团契;以勒团契的另外成员和其余小团契,组成90后团契。各团契的牧养工作统一由王登鹏负责。

2010年6月,永灵堂进行十周年纪念礼拜,《丰收的期待---基督教永灵堂十周年特刊》纪念册印行。2013年春节,归回团契组织团契十周年聚会。2014年6月27日,永灵堂十字架遭拆除。2014年12月25日,举办“因爱而生”圣诞音乐晚会。

2015年,永灵堂读书会兴趣小组成立。2015年12月25日,举办主题为“有你救有希望”的圣诞晚会。2016年复活节,举行主题为“看哪,神的羔羊!从死里复活!”的音乐崇拜晚会。2016年8月11日,颜新恩在永灵堂附属小礼堂主讲奥古斯丁与《忏悔录》。2016年10月1-2日,永灵堂进行为期两天的“十一培灵会”,邀请石立青与夏晨曜二人证道。2016年11月24日,永灵堂举行感恩节音乐晚会。

①   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浙江省基督教两会出版,2000年印刷,第85页提及。支华欣牧师在该书中首次称上街自立会堂为“永灵堂”,不知依据是何。又,查《灵溪镇志》中“宗教——基督教”一节,也称上街礼堂巷教堂为“永灵堂”,并提到该堂为俞国桢来灵溪布道时所建立。笔者疑为俞国桢牧师所取之堂名,详明待查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圣报》旧刊核对。
②   参考舌禾著:《温州基督教历史》下册,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15年6月,第688-689页。(第七部-温州基督教大事记)
③   曹明道著:《二十六年-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回忆录》,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15年10月,第63页(第五章 远行平阳拓荒;办女子学校,废裹脚陋习)
④   黄锡培著:《昔我往矣-内地会赴温州宣教士行传》,海外基督使团,2014年9月,第108、110页。(内地会温州宣教士名单)
⑤   苍南县基督教两会编:《苍南县基督教简史》,内部印刷,2007年10月,第129、133页。(钱库牧区 钱库颂主堂简介;龙船峥基督教堂简介)
⑥   同上,第36页。(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的苍南基督教 中华基督教内地会)
⑦   《苍南县基督教简史》一书中只收录今属苍南县的一些堂点创设时间,未见萧江(今属平阳)内地会堂建堂时间的记载,具体时间待查。
⑧   平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阳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12月,第764页。转引自舌禾:《温州基督教历史》上册,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15年6月,第383页。(第三部 温州基督教近代史 第五章 自立教会)
⑨   耶稣教自立会的教堂,自1929年全国总会的总堂永志堂(意为“志在自立,永矢勿谖”)建成后,一般都效随以“永”字开头来取堂名,如温州永光堂,鳌江永平堂。有的直接以地名截取一字来定,方便区分,如蒲城自立会堂则名永城堂。永灵堂之名,或与此有关,因地处灵溪而名永灵(灵溪镇上只有一处自立会堂,不会混淆),“灵”字且兼有可表圣灵之意,如上海虹口“景灵堂”堂名对“灵”字的解释一样。笔者早有听闻,当时平阳县内各自立会堂堂名有份类似族谱字辈的排行,连起来可以读成通顺,套用圣经相关经文镶嵌进去,疑为林湄川或俞国桢所撰,永灵堂的“灵”字,不知是否也在其中,尚需求证。
⑩   缪志彤编著:《温州地区教会史》,温州区会内部资料,2007年3月,第47页。(第四章 新教传入及沿革; 第一节 内地会)
⑪   浙江省宗教志编辑部:《浙江省宗教志 资料汇编(二)》,内部资料,第261页。转引自莫法有:《温州基督教史》,香港建道神学院出版,1998年7月,第134页。(第六章 早期的自立运动; 第一节 温州“中国耶稣教自立会”)
⑫   苍南县基督教两会编:《苍南县基督教简史》,内部印刷,2007年10月,第52页。(四、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苍南基督教 第一阶段 建县前);该会议只在《苍南县基督教简史》一书中见及,其余温州教会史料未见有记载,而温州市全市范围内的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直到1951年1月才发起(见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浙江省基督教两会出版,2000年印刷,第40页)
⑬   舍禾著:《温州基督教历史》下册,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15年6月,第483页。(第四部 温州基督教近代史;第四章 从“无宗教区”到教会崛起)
⑭   基督教永灵堂编:《丰收的期待---基督教永灵堂十周年特刊》,内部赠阅,2010年6月,教会概况;百度百科“基督教永灵堂”词条。以上两处均提到“午饭在陈加吴长老家,做好后送过去食用”,故称其为膳食负责人,但不详彼时浦亭北岙聚会场所的负责人是谁。
⑮   苍南县基督教两会编:《苍南县基督教简史》,内部印刷,2007年10月,第55、270页(四、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苍南基督教 第一阶段 建县前;九、苍南县基督教历届领导班子名录)
⑯   舌禾著:《温州基督教历史》下册,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15年6月,第553页。(第四部 温州基督教近代史;第七章 两次分裂及新格局的产生);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浙江省基督教两会出版,2000年印刷,第137页。(第十章 附篇<</span>八>  各县区两会成员)
⑰   苍南县基督教两会编:《苍南县基督教简史》,内部印刷,2007年10月,第57、271、275页(四、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苍南基督教 第二阶段 建县后;九、苍南县基督教历届领导班子名录)
⑱   苍南县基督教两会编:《苍南县基督教简史》,内部印刷,2007年10月,第71页。(五、苍南县基督教各堂点历史沿革及现状 灵溪牧区 永灵堂简介);支华欣编著:《温州基督教》,浙江省基督教两会出版,2000年印刷,第85页(第八章 著名教堂及服务事业 著名教堂---灵溪永灵堂)
⑲   苍南县基督教两会编:《苍南县基督教简史》,内部印刷,2007年10月,第29、252页。(三、大事记);(七、苍南县基督教圣职人员 按立长老 90年代按立的长老)据该书中圣职人员表中显示,吴新民、陈加吴二人均在1996年被按立为长老,但不详是否为同年当中的同一时间,故仅称二人在“同年”被按立。
⑳   苍南县基督教两会编:《苍南县基督教简史》,内部印刷,2007年10月,第274、277页。(九、苍南县基督教历届领导班子名录; 建县后苍南县基督教组织机构)

附记:

笔者素有志于平苍教会历史梳理,原拟从马站各堂写到苍南,再及平阳,逐步搜集材料扩展。此次着手整理永灵堂的历史,实属突然,应王登鹏传道所嘱,匆忙赶写出来,行文多有欠缺,资料查找不足,许多健在教会长辈未及访问,有些看法尚待推敲,也非完全可取,在此一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