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3日星期二

观明清时期温州慈善公益:官私合力 兼济百姓 作者:

观明清时期温州慈善公益: 官私合力 兼济百姓
2015-05-2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清“会典标名”牌坊,为表彰陈遇春倡设文成会而立


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的医士们

温州古称瓯越,叶适等人所倡导的“农商并举、义利并重”的观点,长期影响了温州人的思想和行为。经过两宋开门办学的文风洗礼,读书人的队伍日益扩大,人心向善的风气深入人心。到了明清两代工商业日益发达,社会日益趋向稳定,官民合办慈善成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由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提倡,慈善的设施更加完备,各类慈善机构规模日渐壮大。特别是地方开明绅士和财力雄厚者的参与,慈善事业发展很快,他们的言行成为民众的楷模,一时成为民众口口相传的佳话。
而作为民间慈善力量的标志,市区内的红日亭也成为温州的“慈善地标”,本报第2739期16版也曾以《温州红日亭:施粥传统的当代延续》记载了温州人乐善好施的历史传承。
建桥铺路造福乡里

温州是水乡,河流纵横交错,桥梁接通河网。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当时城内桥梁就达150余座,及全县52都共420座桥梁、18津渡。仅城内就有半数以上的桥是乡民筹资修建或者重建的。
城内如敬亭桥、安丰桥、洗马桥、打锣桥、天高桥、安仁桥等27座桥均系清同治年间当时邑人筹资重建,有的桥就是以出资者的姓命名,如:宋公桥、高公桥、周公桥、木施桥等。
城内的小高桥,宋时建,年久失修,到了清代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百姓行路困难。百年老店叶德昌创始人、邑人叶锡金、孟璜、李全英捐千金而重建。三十六都的滕家桥是明代小木桥,木桩腐朽,岌岌可危,叶锡金捐资重建,还置田40亩,收入作为每年修桥费用,托当地人进行专管。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夏,温州遇台风强降雨,风雨交加时间达十天之久,冲垮了蒲洲八字大埭,这座大埭是温州的重要水利工程,永嘉、瑞安两邑的万亩耕地全赖此埭灌溉,邑民叶品金筹资二万余两,其叔父叶冠瀛、叶箐莪鼎力相助,众乡亲合力重修大埭,此举惠及后人。
龙湾河网较阔,当地吴姓大户置义渡两只,便于老百姓往来搭乘,后来因为年久,义渡船损坏无法使用。当地一些船户趁机霸占码头,勒索往来百姓,以致经常发生超重致使船翻人亡的事件,民怨沸腾。清道光十年(1830年),年老长者向永嘉县府反映,知县刘邦彦召集当地乡绅公议,大家纷纷出资,恢复义渡,方便百姓,为了杜绝后患,特立《义渡碑》告诫乡民扬善惩恶。
温州又称“七山二水一分平”,山区老百姓外出要翻山越岭,山道崎岖,明代旧志称“溪河各乡,民无病涉,皆好义者为之。或独建,或众建,修复创始之功不可没也”。永嘉溪口,位于楠溪江上游,东有虎山盘踞,南有苍峰耸立,因年久山道失修,草长道没,过往的樵夫山客、客旅行商哀叹步履艰难。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邑民刘文统堂房兄弟四人倡议重修古道,当地的富户,以及原籍溪口的商贾纷纷解囊相助,最后助成善事,刻《苍峰岭路碑》表彰。
对于这些善举,明清官府往往树碑送匾表彰,树立行善者的良好形象,达到扬善惩恶的社会作用。
荒年赈灾建设义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温州是个台风旱灾等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即使在明清太平盛世时,政府也是“耕九余三”,以防患于未然。所谓义仓,就是当地的绅士及有钱人出粟麦储备,以防凶年。
清咸丰年间,市区有永余仓、社仓、广丰三仓、县义仓等9所。为避开旱涝灾害,在官吏和地方绅士的倡导下,最鼎盛时期仅城区各类义仓多达14座,如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的“米业义仓”就是市区各米业捐建的,建仓21间,每间储粮500石。乡绅们还选出董事、经理、出纳等予以管理。
清代同治年间的“新旧社仓”规模最为庞大,它是西溪巡检翟志叡与地方绅士一起捐办的,老社仓共5间,设立在府前街,后又增加新社仓7间,各都均设分仓,加上乡十六都社仓4间,十七都社仓6间,总数量达上百间,共储谷物二万余石。
明清两代政府重修文庙、府学、县学及各类庙宇,集中推行社会教化,崇尚文明,劝人为善,鼓励民间绅士出粮赈灾。官府往往用“义民”、“义门”等匾额使行善者获得荣誉,或授予“义官”、“散官”等虚衔,或减免徭役,从而让行善者成为老百姓敬仰的对象。
养老育孤慈爱天下
温州养老育孤的历史悠久,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就在来福门外设立养济院。市区的育婴堂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设在温州市区惠民桥附近,为抚养被遗弃婴儿所设。它是由知府金洪铨首先捐俸禄,乡绅梁春、蔡宏勋、邵世录等劝捐得银2412两,择地建房99间,同治十二年又增加50间,为温州规模最大的育婴救济场所。并且创建牛乳哺婴章程,故存活者众。
至清乾隆年间后,温州所属四县(永嘉、平阳、瑞安、乐清)均设立育婴堂或救婴局。据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永嘉育婴堂碑记载:由于育婴堂建筑已88年,屋漏墙塌,颓败不堪,知府刘煜准备予以重修,恢复旧规。平阳籍贡生杨德音闻知此事,马上捐出400亩良田以充公用,又定下每年交租谷钱四百八十千文以助育婴堂食用之需,并且将田亩、岁租、粮额清册存府。知府刘煜书“继善保婴”匾额,以彰显他的善事。清光绪元年(1875年)还创建了恤嫠局,太守邹溥仿照省城清节堂条规,酌量变通分别给寡妇、年迈的妇女以每月资助生活费。
救济贫困助学寒士
我们今天在《温州文献丛书历代碑刻集》中看到的材料,里面设计的有关祠堂、私塾、书院、公学、义塾、学堂大多是地方绅士捐款,如:平阳的社学,原址是系明代刑科给事中鲍辉家的私塾,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其后裔鲍王辅捐出改为义塾,以帮助贫苦子弟就学。
如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楠溪学堂,共32人捐了1000余大洋,最多的600块,最少的2块,还有一人捐献了27块玻璃。
清嘉庆九年(1804年),邑人陈遇春集捐资2800两银子,存典生息为资助贫困学子乡会试路费,故名之“文成会”、光绪初年创办“武成会”以及“永场梯云会”、“南乡文成会”,都给贫困的学子带来莫大的好处。
筹建医院救死扶伤
清末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温州的医疗行善开始从个体行为逐渐走向集体行善。过去大多是一个名医在家以行医来行善,救治贫困百姓。到了清末,开办医院成了当时的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清咸丰五年(1855年)举人陈虬等人创办温州首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医院“利济医院”,其医院的院章就有“减润应诊,以其广道便民”。
清光绪五年(1879年)署同知郭钟岳倡议设立惠民药局,于每年3月15日至9月15日,设局3所,在城中府城隍庙、城西北的三港庙、城外大南门天后宫,各延医生邑人到局施诊。如果就医者确系赤贫,医生在处方上盖印,患者可持方免费取药。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基督教会创办的白累德医院将温州医疗慈善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峰。医院分初诊、复诊、急诊、免费四种,免费项目是针对穷人而设立,后来由温州工商界联合创办的“普安施医施药局”更是以“专以施医施药救济贫病者”为宗旨。
善行风气遍布民间
温州自古以来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善经商、讲实惠的优良传统可谓远近闻名。温州人正直勇敢,能忍辱负重,性格上大开大合,奇正相倚,民间素有仗义疏财,救人于解悬之急的优良传统。温州人讲义气,重感情,更重民族大义。温州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文化心理结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征象。地域文化造就了温州人,也使温州人在中国成了特殊的群体。
温州历史上就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地方文化的潜移默化,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温州百姓乐善好施的民间习俗和邻里相互帮衬成了传统。修桥补路,造亭为民避风雨等积德行善,在人们中口口相传。每逢夏季遍布山野平原的伏茶点、放痧点及冬季的施粥点就是草根行善的集中体现。到如今遍布温州的大街小巷,展示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如伏茶点现象就是一种善行的积累和心灵的净化。“温州好人,善行天下”之一善行已成为温州新的风景线,也成了世人关注温州的亮点。

(据《温州日报》)
转载:http://www.gongyishibao.com/html/yaowen/8058.html

以各种方式追寻家族历史 

以各种方式追寻家族历史 每个人的命运都值得记录

奶奶小时候在教会学校读书。


(2012年10月23日,是奶奶过的最后一个老人节。陈耀辉 摄)

  温州网讯

  近期,一个由25幅照片组成的图片故事《奶奶:一百年的跌宕人生》,在腾讯大浙网原创视觉品牌栏目《人世间》发布后,立即被人民网、凤凰网等知名网站以及诸多微信公众号转发,打动了无数网友的心,不少人说,看哭了。

  这组图片的作者,是温州80后青年陈耀辉(笔名马可),为了纪念他深爱和深爱着他的奶奶,他整理了这个图片故事。他说,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打算进一步搜集研究奶奶所处的时代、自己家族的历史,把奶奶的个人史和家族史结合在一起。

  ——在当下温州,有为数众多的人出于寻根溯源的血脉亲情,于自觉不自觉中承担起抢救个体、家族记忆的责任。他们坚信并践行:每个人的命运都值得记录,每一份抵抗遗忘的努力都值得尊重,这,也正是通往有尊严的个人生活的必经之路。

  【壹】

  摄影、写作——

  “一个家是需要记忆的”

  陈耀辉的奶奶活了一百岁,陈耀辉出生后,奶奶就帮父母照顾他,祖孙俩感情笃深。陈耀辉上了中学后,用自己的1300元压岁钱买了台海鸥相机,从此,给奶奶、父母、姑姑等家人拍照,记录他们真实、自然的日常状态,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陈耀辉的奶奶是一位知识女性,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生于1914年,她的百岁人生,随着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命运沉浮飘摇,跌宕辗转。

  今年,在奶奶的祭日到来之际,陈耀辉把自己为奶奶拍的照片以及从亲朋各处搜集来的奶奶年轻时的照片整理编辑,做成一个由25幅照片组成的图片故事,交由大浙网原创视觉品牌栏目《人世间》,发布在网上。

  陈耀辉在图片故事中记录:“奶奶晚年很少出门,但是每次出门都要穿戴得非常整齐。她说,人要活得有尊严。”这段话集中了奶奶做人精神中的核心,也深深触动了许多人。网友“大海的港湾”在跟帖评论里写道:“人要活得有尊严!我希望这句话深深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爷爷去世得早,奶奶为带大孩子们做出了很大牺牲。她对苦难的承受力,对家族的责任心,对个人晚年生活的料理,这些统统都成为我的精神资源,让我学会了自尊、平视。”奶奶是五月的一个下午去世的,陈耀辉当时的感觉是“空气凝固住了”。次日凌晨四五点,他才开始无声地嚎啕,他说:“那种哭是撕心裂肺的,因为从此我没有了奶奶!”

  为了纪念奶奶,他不仅整理保存了所有和奶奶有关的照片、书信和衣物,还初步写了6000多字关于奶奶的小传。不过陈耀辉说这小传只是草稿,现在他正琢磨着把奶奶的故事放在更大的时代背景下去写,希望把奶奶的个人史完善起来,他还打算抽空再去趟乐清虹桥梅湾村老家,翻翻宗谱,把奶奶的个人史和家族史融在一起,“一个家是需要这些记忆的,它们延续着传统,也会成为你内心深处的力量。”

  【贰】

  搜集资料、整理成书——

  “让父亲在书中得到安息”

  “近20年来,我走遍全国各地,全力投入收集整理父亲的遗作。虽然我从小在父亲身边长大,但也只是在这个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才开始真正理解父亲,才刚刚懂得,那些追求艺术的人并不只是为生存而活着,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艺术的纯净与神圣。”

  方广强是书法大家方介堪先生之子。在他整理的《方介堪篆刻集》出版之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回想昔日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岁月,讲述多年来收集整理父亲遗作的苦辣酸甜,方广强直言,整理父亲遗作并将其编辑成书,供人阅读,是抵抗遗忘、纪念父亲的最好方式。

  经过多年奔波,方广强如今收集有一千多封父亲生前手书的信件,多是与当时各界名人的通信,所以方广强还打算出版《方介堪与名人通信札记》(书名暂定)。因为方介堪先生除了专攻篆刻,在文学绘画等方面皆有造诣,为此,方广强还计划着为父亲再出一套专门收录其文稿、诗稿、书法、绘画作品的书籍。

  能够为父亲一本本出书,是建立在一种无法计算的投入之上的,时间、心血、财力……这么多年,是算不出来的,用方广强的话说,自己“这辈子都扑在这上面了”,支撑他的是对父亲的感情:“父亲在世时两袖清风,上无片瓦,下无寸地,骨灰撒于瓯江。有生之年,我要尽力帮父亲出书,让阅尽了世态炎凉的他在书中得到安息,让他与他的良师益友们的丹青与深情通过书籍永世流传。有生之年,我会把出书的事情做好,做到哪天是哪天。”

  抢救和血缘至亲的父亲有关的记忆、为父亲出书的人还有很多。

  平阳人唐一川的父亲唐唯逸是书画家,命运坎坷,上世纪80年代末去世。之后这20多年来,唐一川念念不忘出一本真正属于父亲个人的书画作品集,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书画集是对父亲艺术人生的纪念,是自己对绵延厚重的父爱的一个回报,也会给父亲做人的尊严。在唐一川的奔走努力下,《唐唯逸书画集》终于出版了,这本书搜集了唐唯逸近百幅书画作品。面对这本书,唐一川内心终于安稳:“父亲,画在你在!”

  更为令人唏嘘的抢救记忆故事,发生在现代温州教育家王人驹先生的子女身上。1951年10月27日,王人驹在永强蒙冤下世,当时,他最小的女儿王幼芙年仅两岁,她甚至没有看到过父亲的一张照片。一切关于父亲的文字和图片都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劫难中灰飞烟灭。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社会的日益开放,王幼芙和兄弟姐妹们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日俱增。几十年来,他们费尽周折,从宗亲、朋友、同学中探问和父亲有关的记忆,到父亲工作过的玉环、宁海等地寻找和父亲有关的线索,去专门收藏民国时期档案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和父亲有关的资料,终于在父亲诞辰110年之际,将《王人驹文存》一书结集出版,这本28万余字的书,收录了王人驹先生生前著作及遗文,并附加了一些纪念性文章。在历史长河中,这本书也许并非特别厚重,然而重要的是它展示了情感的延续和生命的贵重。

  【叁】

  重修族谱、研究姓氏——

  “我想知道自己从哪来”

  温州民间修谱之风向来兴盛,许多姓氏宗族在近百年间都多次修谱,甚至在文革时期都未真正中断。谱牒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姓氏、遗传、社会、历史方面的讯息,能帮助人们寻找自己来处,理清历代繁衍的脉络。这些年,许多年轻人也投入了为自家修谱的热潮,其中,鹿城区藤桥镇驿头村四十岁不到的程海勇无疑是颇有代表性的人物。

  上周,记者来到程海勇家中,进门就迎面看到墙面上挂着两块牌匾——温州市和鹿城区分别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修谱习俗。

  虽然修谱只是程海勇的业余爱好,他并不以此谋生,却以此为荣。“我们程氏家族,历代都有自己的修谱人。”到了现代,年轻的程海勇成为了家族的修谱人,这与他对自己的家族渊源充满浓厚兴趣有密切关系。2007年程氏宗谱重修,程海勇担任主编,他在重修序中这样写道:吾族鼻祖大中公乃伊川夫子之四世孙,宝庆二年司铎于瓯,后遂家焉。世经人繁诗书继美,迄今凡三十世矣。“伊川夫子”,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程颐。

  从十几岁起,为了读懂与程氏家族有关的文献资料,初中毕业的程海勇即开始吃力地跟随村里文化老人学习古文,连带着,他也开始学习书法碑刻,如今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由于文革时程氏族谱被烧掉了,程海勇20岁起即开始把时间和精力大量投入到对家族历史的寻根溯源中。他到处搜寻、整理,搜集了20多册程氏房谱。“如果不是出于对家族的情感,这个耗时费力的活是干不下来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年的基础,后来的程氏族谱重修时请他担任主编,只用了八个月时间便完成了文字撰稿。“一些人以为这是很方便的事,因为才干了八个月嘛,其实他们不知道前期的工作有多复杂。”

  谱牒的价值和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从2012年开始,龙湾区档案局开始谱牒入档工作,把谱牒作为一项特色文化档案加以搜集整理,至今已有三套实物谱牒、十几套电子谱牒入档。

  长久以来,温州民间还延续着对姓氏研究的热情,其本质仍是寻根溯源、抢救记忆的思想的驱动。

  “先祖从哪里来,有什么样的渊源,是我从小到大一直想了解的。” 2010年4月,苍南县人、苍南姓氏研究者郑维国编著的《苍南百家姓》丛书第五卷面世。这套丛书以苍南各姓人口数量为序,分组列卷,收录了苍南县104个姓氏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每姓分设始祖简介、姓氏渊源、郡望、堂号、迁徙、人口、古代人物和附录等8个部分。谈到出书的目的,郑维国说:“能为每个寻根探源的人提供依据,让海内外炎黄子孙拥有认祖归宗的共识,并从姓氏渊源中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与悠久历史,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为历史上的移民大县和姓氏大县,苍南县共有400多个姓氏,县域内民间现存的各种谱牒约有200个姓氏、1000余册。上世纪80年代,苍南县修谱活动再度兴起,如今,各姓氏的《族史》《通志》及《苍南百家姓》大型丛书等相关文献的编纂出版,使姓氏文化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2015-06-24 10:30:02
转载:http://news.66wz.com/system/2015/06/24/104490731.shtml



附录

老人亲述日军细菌攻击下的温州 传染病流行达八年
来源:http://news.66wz.com/system/2015/05/15/1044480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