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8日星期日

劉廷芳與“五四”基督教新文化運動

劉廷芳與“五四”基督教新文化運動
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影響廣泛而深遠的思想革新運動。它實際上影響了和改變著中國社會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它對現代中國的佛教和基督教的影響,就是這種影響廣泛性的一個具體表現。在佛教中,20年代有宣傳“佛化新青年”的刊物和主張,在基督教則有“基督教新思潮”或曰“基督教新文化運動”。
主張和推動基督教新文化運動的是北京基督教學校事業聯合會中的部分成員所組織的“證道團”(後來改稱“生命社”)。他們在五四新思潮的刺激和影響下,希望借助五四新思潮的力量,推行基督教的“中國化”(或曰“本色化”),實現他們革新中國教會,並從而實現改造中國的宏圖壯志。
推動基督教新文化運動的主體成員來自燕京大學,其骨幹成員主要是燕京大學神學院的兩任院長劉廷芳和趙紫宸,以及1928年後出任燕京大學校長的吳雷川等人。趙紫宸和吳雷川的主要貢獻,是從理論上重新詮釋基督教神學理論,把基督教歷史化、精神化、人格化,祛除基督教的“神性”而闡釋其“聖性”,從而與中國儒學的古聖賢哲相勾連,以實現基督教的“中國化”。而劉廷芳則是這場基督教新文化運動傑出的宣傳者和組織者,並且採取了完全自由開放的態度,他在理論上,除了基督教神學之外,相當一部分則是借貸於五四新文化運動
劉廷芳對胡適宣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基本理論主張,完全持欣賞和贊成的態度。他從一個基督徒的視角來闡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命題,並將其納入基督教革新的理論框架,提出了基督教新文化運動的一系列主張。這些主張的要點是:(1)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二十世紀文化的重生”(文藝復興),是在創造一個新紀元,前途不可限量。它與歐洲十五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後先相映”。(2)新文化運動的民主、科學精神,“評判”的態度,“研究”的方法,正是基督教革新所需要的精神、態度和方法。(3)新文化運動主張給基督教一個“自證”、“自評”的機會,對於基督教提出了一個“宜否存在”的問題。這為中國基督教會的革新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4)新文化運動是一個社會改良的運動,其核心是求得“人生價值”的完滿解決。這在本質上與基督教的“社會福音”、“將世界改作天國”是一致的。因為耶穌不但是一個宗教家,更是一個實行的社會改造家,所以基督教應當成為“活的基督教”,“人的基督教”,“社會的導師”,“社會改良的機關”。(5)新文化運動是“主賜教會的一個大機會”,它是“主的使者”,“預備主的道路”。所以基督徒應當去“研究”、“愛惜”、“幫助”、“指導”新文化運動。而要做到這一步,基督徒則必須先行自我反省、改良,“求主給一個新生命”。
劉廷芳為推動基督教新文化運動做了大量工作:(1)革新中國基督教會,推動中國教會由分裂走向統一,並于1922年成立中國基督教會的統一組織。(2)推動教會大學的改革和大學教育的改革。(3)1920年秋-1924年秋擔任《生命》月刊主編期間,對《生命》月刊作出一系列的改革:組織了月刊的“特派委員會”,增添了新的欄目,出版了十幾個專號。(4)就基督教問題與“新文化運動的健將”展開對話。(5)力推“基督教文字事業”改革,奠定了白話文在基督教宣傳中的地位。(6)宣導和推動基督教新文學創作,從而使現代中國出現了一些優秀的基督教文學作家和作品,其中,基督教新詩和聖經故事的重寫,尤為突出。(方錫德)
轉載:中國網。

溫州教會史人物—劉廷芳博士


劉廷芳

( Liu Tingfang , Timothy Ting Fang Lew )
1892 ~ 1947
劉廷芳於光緒十七年(1892年)一月出生於浙江溫州一名門大戶中。祖父經商,經營肥料、染料等貿易, 事業非常成功,家道富足。但可惜他自年輕時即染上吸食鴉片之毒癮,以致體衰多病,四十歲就去世了,空留下大筆遺産給其孤兒寡母。祖母葉氏出身於書香門第, 受過教育。中年喪夫守寡之後,飽受宗族親戚的欺淩。心中愁苦委屈,無處申訴,只好常常去到亡夫墳前傾吐。一日,祭掃亡靈途中,遇到一位基督徒樵夫,此人見 她面帶愁容,遂趨前安慰,把基督福音傳給她,並送給她一本新舊約聖經。葉氏深爲聖經內容所吸引,不久即接受耶穌基督爲她的救主。此後她愁容不再,內心充滿 平安與喜樂。
作爲一個生活在封建禮教森嚴大家族中的寡婦,葉氏已倍受族人歧視與欺壓,如今她竟信了"洋教",更爲族人所不容,逼迫接踵而來。後以其不拜祖先爲由,興師問罪,將她逐岀劉氏家門,財産盡歸覬覦已久的族人所有。爲信仰之故,葉氏付岀了極大的代價。
雖然遭受掃地出門之難,但葉氏堅強面對,毅然攜子而去。危難之時,溫州內地會教會接納了這對孤兒寡母。不久,教會設立女校,因葉氏受過良好教育,被聘爲女校校長。此後她一心撲在女校事工上,同時撫養教育自己的獨生兒子劉世魁。
劉世魁即劉廷芳之父,在母親葉氏的精心培育下長大。年少時被母親送到山東芝罘(今煙臺)內地會所辦的醫院見習,不久又遠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學 習。畢業後成爲一名眼科醫生,回國到臺州(今臨海)開業行醫。不久奉母命娶同鄉女子李汝玉爲妻。婚後生育四子二女,劉廷芳爲長子。
1900年,義和團興起。雖然溫州地區沒有動亂,但受大局影響,當地仇教排外氣氛甚濃。一日,劉世魁護送母親回鄉途中,不幸被兵痞打傷,不久即因傷而逝,年僅36歲。
劉廷芳自幼聰明絕頂,記憶力強,悟性好,且受到良好教育。十歲時就已閱讀大量中國古典名著。高中畢業之後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學業優異。畢業後隨即 遠渡重洋,到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讀書,1914年獲取學士學位。接著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學習,一年後取得碩士學位。1918年,他又從耶魯大學神學院(Yale Divinity School)取得神學學士學位。最後于1920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教育與心理學博士學位。可謂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在美留學期間,他也是一位十分活躍的學生領袖,曾擔任留美中國學生會的主席,中國留學生基督徒協會的編輯,主編留美青年季刊。1918年他開始在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任教,成爲第一位執教於美國神學院的中國人。
1920年,劉廷芳回國,受聘爲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主任,同時還擔任國立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燕京大學宗教學院神學教授等職。從1921 1926年間,劉廷芳出任燕京大學宗教學院院長,同時兼任燕大校長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的助理,協助他主持校務工作。
1922年,中國基督教全國大會在上海召開。劉廷芳擔任大會宣言起草小組的主席,同時也是大會主要講員之一。他沒有宗派門戶之見,他的開放與包容精神,博得中外與會者的一致好評。此後不久,劉廷芳在公理會被按立爲牧師,成爲北京米市教堂的榮譽牧師。
19253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因劉廷芳在中國教會之聲望,加之其妻吳卓生女士與孫夫人爲留美同學,關係深厚,故被邀請主持孫中山的安息禮拜。在聖公會主教朱友漁的協助下,他們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爲孫中山舉行了莊嚴肅穆的安息禮拜,然後再進行國葬。
1926年,劉廷芳再度赴美,在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哈特福德神學院(Hartford Seminary)等地演講。1927年分別從密德伯利大學(Middlebury University)和奧柏林大學(Oberlin University)獲頒榮譽博士學位。同年,他先後到瑞士洛桑、德國和英國等地,代表中國教會出席國際會議並演講。他的中英文演講能力,博學多才,使 他成爲一個聞名國內外的中國教會領袖。
劉廷芳於1928年回國後,除仍在北大和燕大任教外,還在多個教會團體兼職,工作異常忙碌。其中當以編輯基督教雜誌和詩歌本《普天頌贊》最具影響與 意義。他與一批知識份子聯合發起"生命社",出版《生命》和《真理週刊》雜誌,後兩刊合併爲《真理與生命》月刊。此外,他自己還獨立編輯出版具有較高文學 水準的基督教文藝季刊《紫晶》。在這些雜誌上,他發表許多有關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神學等方面文章,還有許多詩作,對中國基督教文字事工做出很大貢獻。
《普天頌贊》詩歌本的出版是中國教會史上的一件大事,劉廷芳對此居功至偉。他出任《普天頌贊》編輯委員會主任,與總幹事、著名聖詩作家楊蔭瀏先生合 作多年,終於使《普天頌贊》於1936年出版問世。該詩歌本共收入詩歌513首,其中有四分之一的詩歌爲劉廷芳所譯校。自出版之日到1949年十二年時間 裏,《普天頌贊》一版再版,居同時期中國教會各類詩歌本之首。
長期的勞累,大大損害了劉廷芳的健康。1942年因肺結核病重他不得不離開中國,赴美國就醫。延至1946年,因病情惡化而逝世於新墨西哥州一家長老會療養院裏,時年僅56歲。
作者:李亞丁
關於作者
作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李亞丁博士現擔任《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執行主任和主編。

轉載:http://www.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by-person/l/liu-tingfang.php



劉廷芳(1891—1947),字亶生,永嘉城區(今溫州鹿城區)人。

人物生平
   少年就讀溫州藝文中學,後入上海聖約翰大學,曾多次撰文於上海新聞報上,批評教會學校辦學宗旨和管理措施不當,尤對西洋教士藐視中國文化深表憤慨,主張 應延請教育專門人才為教會辦學。後為金陵神學院教務長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所賞識,引為同道,遂成莫逆,乃安排留學美國,先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教育和兒童心理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繼入耶魯大學神學院,授牧師職,曾 被推為中國留美學生協會主席。1920年,司徒雷登任燕京大學校長,電邀其回國,聘為助理,任以神學院院長。廷芳協助其整頓中西籍教職員,物色延聘學術人 士,使燕大氣象為之一新,從而奠定規模。在此期間,還勤為《真理與生命》雜誌寫稿,遂成為基督教新觀念派。
任職
   1922年,參與組織中華全國基督教會,任理事。1925年,以燕大神學院院長兼牧師身份主持孫中山逝世祭吊儀式,宣讀悼文《請看吧,這裡來了個白天做 夢人》,情辭並茂,文後被美國出版的《世界名人演講錄》所收錄。此後歷任中華全國基督教大學委員會主席、中華基督教教育協會主席,並兼任北京大學教育系心 理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科主任。抗戰勝利後被選為立法院立法委員。後以鼻竇炎赴美就醫。旋居英國,於劍橋、牛津大學講授中國思想、文藝及文化新 潮,又以鼻病復發,回美國住新墨西哥州長老會療養,於194782日病逝,終年57歲。

轉載:http://baike.baidu.com/view/570991.htm


溫州藤橋牧區歷史片段 作者:周格致

牧區歷史簡介        
                       -----轉載于周格致博客,與友共勉宣神恩浩大

    每一個時代在神的計畫中都是獨特的,並且各具獨特風貌與價值;每一時代都是那一代人的最愛或是最恨,或者留給歷史甜美的回憶,或者留下不少不堪回首的噩夢。在日新月異的時空中,我們對所處的時代一點也無法逃離、無法選擇,然而,我們卻可以選擇我們對時代的態度、動機,及應盡的職責、使命,和對神的感恩、回應。
       本資料的編寫,旨在説明我們及我們的後裔認識牧區教會歷史,激發對教會的摯愛與對歷史的沉思,促進我們繼續不斷地回應神所賜予牧區的恩典與使命,承擔歷史使命如同先聖大衛一樣——忠心竭力地按著上帝的心意,服事他那一世代的人”——既不盲從時代的潮流,也不曾自傲的想要領導這時代的趨勢,更不逃避與違背從天上而來的異像與呼召;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加榮耀我們的神,更加忠心地事奉他,並永遠以他為樂!

福音入溫州歷史簡介
古代基督教在溫州的傳播
        基督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它何時最先傳入溫州?
元代也裡可溫
        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 基督教之傳入溫州,始於元代大德八年(1304)。早在七百年之前的元朝,基督教就開始傳入溫州,並形成了一股頗有影響的社會力量,只是後來由於元朝覆亡,受其保護的基督教也隨之泯滅。
明清之際的溫州天主教
        元代之後,基督教在溫州中斷數百年。何時再度傳入?
        在中斷數百年之後的明清之際,又有西方教土陸續來溫傳教, 在浙閩一帶,除有義大利籍耶穌會傳教士外,還有多明我會、方濟各會和巴黎外方傳教會等的傳教士、進行福音傳播活動,形成為數眾多的教徒。後清廷多次下令禁教,溫州的傳教活動又一次被中斷。
   近代基督教(更正教)在溫州的傳播
       基督新教是從十九世紀開始傳入我國的。1807,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禮遜受差會派遣來華傳教,97日抵達廣州。他是第一個來華的基督新教的傳教士。繼馬禮遜之後,德國的路德宗禮賢會。美國的聖公會、浸禮會、長老會等也相繼派宣教士來華。但由於政治上的障礙,文化上的陌生,構成了傳教工作的極大困難。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自守政策,康熙帝的禁教令一再被重申,嚴格禁洋人傳教,嚴懲國人奉教。十九世紀的中國儒、道、釋思想在知識界和民間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加之語言上的隔閡,故此傳教工作收效甚微。馬禮遜來華後的第七年(1814)始有一人信教/蔡高,傳入後的第二十六年(1833)僅有信徒三人。至1840年鴉片戰爭前夕,教徒人數尚不足一百人。
        鴉片戰爭後,情況大變。隨著不平等條約的簽證,百多年的禁教法令終被解除。英、美等國數以千計的傳教士陸續來到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傳教活動。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基督新教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傳入溫州。
        溫州基督教,原有眾多的不同教派(一般說是6個),其中三個教派有西方國家差會的背景。現將與我們藤橋有關的三個教派簡述如下:
A、循道公會
        清光緒元年(1875)英國偕我會教士闞斐迪自寧波來溫窺視情況,見溫州己有內地會設立,不日返甬。光緒(1877)英偕我會又派教士李華慶來溫傳道,李氏抵達後即在加會裡巷租房佈道,.次年設立教會, 時稱偕我會(1911年改稱聖道公會,1934年改稱循道公會)。但入教者屈指可數。1881年李華慶病逝溫州。
    1882年初,英籍傳教士蘇威廉來溫接任。蘇是一個思想開拓而富有才華的學者,來溫時二十一歲,風華正茂,刻苦好學而記憶力過人,抵溫不到半年即能用較流利的溫州方言講道。他四分之一的世紀生活工作在溫州,對溫州的宗教、文化、衛生都有較深的影響。
        蘇威廉來溫不久,在加會裡巷教會原址購買民房數間,經修理充作教堂。由於蘇氏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語言能力,故能較快地打開傳教工作的局面,比內地會初期傳道要順利得多。
        在市區,他以城西堂為中心。之後,其宗教活動即向溫屬各縣伸展。1883年設立樂清虹橋分會;1885年設立永嘉楓林分會;1890年設立永嘉碧蓮分會,青田分會、里安分會;1891年設立永嘉橋下街分會;1893年設立永嘉張堡分會;1894年設立樂清柳市分會;1895年建里安衙後教堂;1899年設上戍分會(但這之前已有在信徒家中聚會了,具體請參考藤橋牧區教會史)1900年設立平陽分會和玉環分會。以上分會,後均發展為聯區總堂,這些教堂以其建築宏偉,嚴遵哥特式樣,規模較大,而成為著名教堂。
    1896年創辦定理醫院,又於1906年在大簡巷擴建白累德醫院,即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前身。1897年辦藝文中學,於1903年創建藝文中學校舍,該校1925年停辦。
    1907年蘇威廉離溫,調任山西大學西學校長。蘇在溫二十五年,發展教徒萬余,建立九個聯區,二百七十餘分會。
        循道公會很重視培養傳道人才,首期神學校於1911年辦在里安衙後堂,名曰偕我道學院。學員有汪元星、陳格迷等8人。第二期於1930年在溫州藝文小學內,名曰聖道學院,學員有葉正新、楊仁聲、傅永明、全立之等四人。第三期於1934年辦在藝文小學內,名曰藝文神道學院,學員有吳廷楊、汪仁、盛旭初、曹聖芳、葉植民、傅志和(後三位均為我牧區長輩)等八人。
         至1949年全國解放,全教區共分堂二百六十六處,分設十三聯區(包括上戌等),等共有牧師十八人,教師十九人,女傳道六人,義務傳道人三百九十九人,分堂執事二百五十二人,信徒二萬四千二百九十九人,其中溫州地區二萬零九百七十三人,麗水、台州地區三千三百二十六人,成為溫州最大的一個新教教派。

B內地會
        清同治六年(1867)農曆七月,英國內地會傳教士曹雅植偕同一朱姓翻譯(寧波人)從寧波乘船來到溫州。他們先住晏公殿巷客棧,次年正月租得大南門東城下黃宏林屋,年餘後在花園巷(現溫州軍分區對面)購得張姓房子,並在那裡建立溫州基督教內地會,是為近代基督教傳入溫州之起點,曹雅植則是近代溫州拓荒佈道的第一位宣教士。
1877年在花園巷建立了近代溫州第一所耶穌教堂。
         據有關史料記載,曹雅植(是瘸腿的)初來溫州時的處境十分糟糕,當時百姓都把他視為帝國主義的代表,相傳他是個挖人心,喝人血的紅毛番。他的寓所常有憤怒的群眾破門而入,進行威脅辱駡。曹氏外出傳道,常被人圍困,行路時周圍群眾尾隨並吼叫起哄,更有頑童向他投擲石子。曹氏無法脫身時即撒一把銅錢,乘眾人搶拾之機逃脫。有一次曹氏路過里安碼頭,官府怕他遭人襲擊而專門派兵護送。由此可見,當初傳教之艱難以及基督教與當地民眾矛盾之深刻。
        由於無法打開局面,曹雅植無奈只得久久閑住著,甚感沮喪。兩年後的一天,翻譯朱某喚來一個名叫葉鐘傑的補鞋匠補鞋,曹氏和朱某有意坐其旁邊,乘機向這位補鞋匠耐心說教,並給以優厚的工錢。不久,葉鐘傑果然受洗入教,他是近代溫州第一個基督新教徒。
三年後,曹雅植將私塾館改名為書院(崇真小學前身)學生基本穩定,且有數人受洗入教,曹氏對此興奮無比。
    1870年赴滬與一名英籍女教士薛某結婚。婚後不久又由甬返溫。薛來溫,為發展女教徒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薛抵溫後,先是學習本地方言,過了兩年就開始向婦女講道,信教者日見其多,陸續有女信徒受洗入教。
    1878,曹雅植夫婦又創為了一所女書院(育德女子學校前身)
         經曹雅植牧師十餘年的艱苦經營,內地會終於在溫州站住腳跟,其影響擴大到郊區和鄰近各縣,有些近郊農民出於好奇,禮拜天試著來城內聽道。曹雅植對鄉村來城聽道者,一律免費供應伙食,並發給路費,因此信者日眾。後不久,在郊區藤撟、永強等地陸續建立起一批家庭教會。與此同時,曹氏還派遣一批早期學生教徒到周圍各縣佈道傳教,效果很佳。至本世紀初,先後在樂清、永嘉、里安、平陽、泰順等縣建立起許多教會和分會,共計數十處,教徒人數逾兩幹,教會力量不斷壯大。
        進入二十世紀後,內地會繼續發展壯大。三至四十年代間,溫州內地會的傳播雖然經歷了一些曲折,但總的趨勢是繼續發展壯大。
    1927年內地會改名為自治內地會。
        至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已擁有教堂百余處,信徒(含慕道友)兩萬多人(包括台州的玉環,溫嶺、麗水的青田等縣),成為溫州地區影響較大的一個教派。
19507月,溫州區自治內地會總會聘請華北神學院畢業生高建國牧師(1957年封立)接王春亭老牧師的班,負責麗水、台州、溫嶺、溫州專區教會工作,為教區主席。

C、溫州中華基督教自立會
        因著各方面的因素,在本世紀初,基督教初傳溫州也遭受到許多的烈的抵抗?當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人民群眾的仇洋心理(近代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是以不平等條約護衛的,夾雜著強力和特權,這激起中國人民的仇視,被民眾視為面目可憎的洋教),中西文化、宗教信仰上的差異和對立,另外,語言上的隔閡也給洋人傳教士帶來了極大的麻煩(這不僅是溫州人聽不懂洋教士的話,而且溫州的方言也相當特殊艱難,常被外鄉人戲稱為蠻話更不待說是大洋彼岸的洋人了),還有,政治的因素,本士教會或教會領袖的崛起要求自立的趨向,等等。
於是自本世紀初至1949年建國前夕的近半個世紀中,建立起一批自立的教會。其中與我們牧區有關的是[溫州中華基督教自立會]
        溫州中華基督教自立會的創始人,是原溫州聖道公會中國籍牧師尤樹勳。19255,尤赴滬參加全國協進會”,會畢準備返滬時,正碰上海爆發聲勢浩大的[五卅]運動,他目睹英,日軍屠殺中國人民的暴行和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怒潮,心中萬分激憤。返溫後,,尤即召集本地教牧人員和信徒代表二十余人,去找當時主持聖道公會教務的英藉教士海和德交涉,向他提出三項要求;.致電英領事秉公從速解決慘案;.發表宣言,反對英巡捕暴行;.允許教會自立。因受到海和德的拒絕,就專心離開原來的聖道公會,與幾位志同道合的信徒一起共同策劃自立事宜。不久,在一次九人會議上商定建立教會,名稱為[溫州中華基督教自立會],會址暫設在尤樹勳住所八字撟小禮堂內。
        隨後,不斷有信徒離開聖道公會而轉入自立教會。不久,在市區七楓巷、西門任宅、東門灘兒頭等處相繼設立分會。接著又有附近許多堂點宣告自立。1926,自立會派人到外地開闢新點,把自立工作推向永嘉、樂清、玉環、青田等縣,先後建立起五、六十個自立堂點,生氣勃勃的自立工作震撼著甌江南北。
        藤橋牧區的楓林嶴教會的前身就是源於此教派。(詳情請參照楓林嶴教會80周年刊)
1949,該自立會轄有5個分區、109個分堂、15000余信徒,分佈了溫州市區、樂清、里安、青田及玉環等縣。

溫州教會近況簡介
        解放初期,據官方統計全國約有100萬基督徒,溫州就占10萬。後來,溫州教會經歷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洗禮,70年代可謂是溫州教會的五旬節,聖靈大大地在各處作工,復興基督的教會,點燃了福音之火,興起了許多青年聖徒,他們熱心禱告、讀經、聚會、傳福音。在1977年的某次青年聚會上,人數竟超千人。
    1979年,宗教政策落實,溫州第一座教堂(沙灘頭)落成。
    1980年開始,眾教會竭力地建造屬於自己的基督教教堂,至今,溫州地區已共有1900多所教堂。
    1990年以來,眾教會不斷開拓著教會的重要事工,比如福音事工、主日學事工、青年事工等;由於溫州經商的模式與信仰的傳統,也開創了在全國各地一面經商、一面傳福音建立聚會點的新事工,在大約200萬在外經商的溫州人中,基督徒事業人(本地人俗稱為老闆”“作生意的)占了相當多的比例,至今,經商點可以說在棋星羅棋佈,為中國的福音事業產生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與促進價值。
……(略)……
        隨著教會的日益成長,使命的不斷加強,眾教會開展了形形色色的各類教會事工,形成了復興的景象,令人鼓舞!如今,倍受教會肯定而富有果效與價值的事工,有福音、培訓、青年、校園、主日學、女眾(姊妹)、老人、探訪(看望)、事業人等各類事工與團契。
……(略)……
        特別感謝主的,近年來,溫州各教會都致力於提升教會的質,致力於按照聖經建立教會,無論是所謂的登記教會還是家庭教會。

福音入藤橋歷史片斷
        根據歷史資料的考證,及我牧區眾針多長輩的回顧,現將藤橋牧區的歷史作簡要地摘錄,以作牧區歷史的史實,告知後代,共述主恩。
        據長輩們一致回顧,藤橋牧區教會原有三大教派(內地會、循道公會、中華基督教自立會——源於循道公會)。

循道公會在藤橋歷史片斷
        歷史的資料總是無價的,哪怕只有一點兒事可以被記憶和記錄;然而,有關教會的歷史的資料更是顯得何等的珍貴與獨具意義。由於時間跨度已久,只能回憶起一些蛛絲馬跡的點滴之事了。
        根據馮小芹同工依據他上輩的口述,他有一位姓黃的老太(爺爺的爺爺)從永嘉南溪之地來到山岸時,把他所信的信仰了帶來了,於是他成了藤橋地區有史可查的第一位信徒。因著他把信仰傳揚給家人和鄰居,然後,就在黃長輩的家中舉行聚會(即馮周福?家),歸屬循道公會體系(當時,在永嘉一帶,循道公已比較復興)。這樣,山岸聚會點就成了藤橋牧區教會歷史上,第一個聚會點;根據眾同工的推算,建立聚會點至今,至少距今約有120周年(1887/2007)。[1]
       為了在真道上的追求與福音的傳揚,他們穩定地在一起聚會,講道工人一般由循道會差派而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在山岸聚會一段時間後,聚會點被搬到洋岸(山岸對面的村裡)一位信徒家中,這位信徒姓金,是今天東村教會信徒金愛道的祖輩,據說,當時聚會不斷成長後,已有坐堂人員(全職傳道)在專門事奉了。
        可能是因著周邊地區信徒不斷的加增,或者可能也是為了對同一宗派信徒的更好牧養,當時的信徒們都被召集在竹橋頭聚會(即今日竹橋教會的前身),在那裡建立了本地區循道會的總堂,承擔著附近地區信徒的屬靈生活及傳揚福音的使命。
        當時,循道公會在不僅在上戌一帶影響很大,建立了許多聚會點,並且也影響周邊的地區,比如呈岸教會也是循道公會所建立的。
從洋岸聚會到竹橋聚會其間,常有外國人(一般都是英國人)來講道,帶領聚會。(在外國宣教士中,據周桂初依據他奶奶的口述,其中有一名英國傳道人姓唐,人稱唐博士,常來竹橋教堂(當時本地區的循道會總堂)講道與教唱詩歌。
        時至20世紀30年代,由於神將得救的數目不斷加給教會,當時的竹橋頭總會以拓展性的國度之心,動員戌浦江北面的眾弟兄姊妹,于1927年建立了一座新的教堂,時稱方隆橋頭教堂,位於上戌方隆橋頭(今稱方隆村)。當時所建的教堂為木結構,正堂三間單層,用四根大柱支撐,可容納一百多人;另還建有二間帶有樓閣的棧房,四周有圍牆,有門台。總占地面積約一百平方米。
        該教堂在文革期間,被沒收;後因政策開放,被收回。後又在1980年拆除,新堂址移於現在教堂地址。(今原址被民房所置)。
    1986年,因著宗教政策已逐漸開放,信徒要求歸還當時田領坳內地會教堂,潮埠循道會教堂,但田領坳教堂已被拆,潮埠教堂被大隊佔用。後來潮埠大隊書記姜進明答應下安山給教會建造教堂。于1981年下安山教堂建成。

內地會在藤橋歷史片斷
    1892年的夏天,周永從[2]、吳顯高[3]、易百友[4]三人為了生計,結伴到下河鄉[5]幫富有人家收割早稻。夜間他們住宿在吳顯高的姐姐(嫁到此處)家中,而其姐恰是在教堂住著。據說,其主人邀請他們在主日聽道,而主日的工錢照付,於是,那個主日他們由於沒有工作,去聽了一天的道。神道的奇妙吸引了他們,於是他們決定相信接受福音。就這樣,農忙過後,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家,而福音也就這樣被帶到了藤橋。
        由於他們是藤橋的第一批信徒,當時藤橋還沒有聚會的地方。所以每逢主日,出於對真道的渴慕,他們要到溫州花園巷基督教堂聽道聚會(因該教堂是當時內地會的溫州總會所在地)。當時藤橋到溫州的交通不便,只能靠步行,而且還要翻越數十裡的寶昌嶺,來回一趟,要走一百多華里。但他們沒有氣餒,天未亮時提著燈籠上路,到了寶昌嶺的路庭時恰好天亮,就將燈籠置於那裡,而聽道回來時經此地,又是天黑之時,就可以提著燈籠回家。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炎熱的暑天,風雨無阻,他們堅持了四個年頭。
        在這期間,他們忍受了鄰舍的嘲諷、辱駡與打擊。但也有些人聽信了他們所傳的福音,信徒漸漸的增多。(早期的信徒,還包括趙崇華爺爺等)
    1896年,為了方便藤橋區域內信徒的聚會,在藤橋垟岸村金恩友家開設了第一個聚會點。不過,聖餐主日仍是到溫州去。
        福音在藤橋越發廣傳,神跡奇事也屢出不窮。至今仍流傳著這樣一句:被人欺,信天主;被鬼欺,信耶穌。特別是姜子文的病得醫治,引發了潮埠村群體歸信的現象。(詳情可參考《姜家蒙恩史》,薑加恩撰稿,周桂初編輯于2000/11月)
        隨著藤橋周邊的信徒越發增多,到了清末(約主後1910年),在北岸村買地建造了藤橋史上第一座教堂。教堂是木結構,一共五間二層,其中三間為聚會場所,兩間為住房,供教師使用。這樣信徒有了固定的聚會場所。 
        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神將得救的數目天天加給藤橋教會。隨著區域內的信徒越發加增,另設了三個教會,分別是潮埠教會、雲上教會及周嶴底[6]教會,這樣使信徒可以就近聚會。
之後不久,潮埠教會在田嶺坳,也就是樟村與潮埠交界的山背,建了田嶺坳教堂。
        溫州內地會總會,為了牧養與關懷信徒,使他們在真道上不斷在成長,採用了教牧師坐堂策略。每三年一次轉換,根據各堂點的意見留任還是換人。雖然藤橋地處溫州西部山區,生活貧困,但總會並沒有將之輕視。先後派了周石生、謝靈、林志明、周立言、潘希真教師及周景堯牧師,來藤橋住堂。他們甘於貧窮,殷勤工作,忠心教導,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見證。
       同時在神的祝福之下,藤橋教會也興起了一批教牧人員與傳道人。前面提到的教師,其中周石生、周立言就是藤橋本土的信徒。他們不僅在自己的教會,也順服總會的安排到各處牧養群羊。特別是周立成教師,年青時就加入了內地會浙南佈道團,其佈道風格生動幽默、通俗易懂,在各地都有他所結的果子,尤其是在里安馬嶼的服事,至今仍被常提。還有一些在本地事奉的傳道人員,他們是:吳春林、吳新其、黃周標、周恩助、吳恩福……正因為他們的努力與付出,在動盪不安的社會政治變革中,主的教會卻日見興旺!

溫州中華基督教自立會在藤橋的歷史片段
        上戌自立會的總會設在楓林嶴教會。
         根據《楓林嶴教會80周年感恩禮拜》特刊的記載,其中詳論及有關溫州中華基督教自立會在藤橋的歷史的重要片段,今摘要如下:
        解放前,有一位從下巨村遷居于楓林嶴的長輩沈顯通先生,早年因家庭遭受魔鬼的苦害,投靠了主耶穌,得著平安。當他遷居楓林嶴時,也用心地傳揚福音,把福音帶到了該村莊中的人。起初,他只是逢主日與個別信徒一起去溫州倉河巷教會聚會。後來,因交通不便利的原因,沈長輩與弟兄姊妹商量並發起,要在楓林嶴村租一間房屋聚會。初期的信徒不太多,只有樟村的林仲文先生帶該村的幾戶信徒,還有徐得標(誠恩父)和巷口的金周伯、翁岩昌、蔡岩輝等幾戶,及沈長輩自家的福榮、中石、和梅柳三戶。後來,為著擁有一個屬於教會自己的穩定聚會場所,經辛辛苦苦的努力,於1929年秋天(民國19年)在楓林嶴村建立成一座小教堂,在教堂後面還搭建了幾間棧房。
        初期,沈顯通先生為上戌聯區自立會總負責人,承擔對本區支會的事務工作,當時參加上戌聯區自立會的有林仲文、周公甫、周岩連、泮元每、林雲進等人;當時分會有源口、周嶴等地,由於當時沒有教堂,一般都在人家中聚會。到解放前發展到了40多位義工,23個分點。當時,這些分點都屬楓林嶴自立會轄區(總會),由楓林嶴教會負責上戌聯區的派工與牧養工作。
        在文革期間,教會受逼迫,但那些愛主的信徒仍不懈地追求長進與服事。當時,楓林嶴教會的沈良元長輩家中,仍接待著不少身體軟弱與精神病的人到自己家中,照顧他們,為他們禱告,求神醫治賜平安,因著神的憐憫與同在,好些軟弱的人都得著平安,因此贏得了天國醫院的名聲。然而,當時的長輩仍然常常面臨批鬥、遊街、坐牢的挑戰,但他們為主留下忠心良善的見證。
       特別值得紀念的是,在80時代間,楓林嶴的北山坪成了教會常常秘密聚會的地方,不但是藤橋區域的人,還包括郭溪、橫山、鐘山林裡、嶴底等地區的弟兄姊妹。那裡成了當時青年復興的所在。在北山坪聚會的那段日子裡,信徒們常常不分農忙或空閒,不管颳風或下雨,都堅持晨更時分上山聚會,天剛亮就下山開始工作。那段經歷給藤橋教會史增添了不少動人的見證,留下了不可限量的影響與價值,至今,這種愛慕神的心志仍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待續)



[1] 2007/9/30日中午(9月最後一個主日),在東村教堂的二樓同工間中,周建同工與本教會的主要同工在一起談論與瞭解教會最初的有關事項,當時參與交通的同工有林雲飛(堂點負責人)\金守道及他的父親、金晨星、周桂初、馮小芹(東村片負責人)、潘克仁、周建。)
[2] 周永從,藤橋北岸村,周立言、周立成教師的祖父,周愛榮弟兄的曾祖父(太公)。
[3] 吳顯高,藤橋山根村,山根吳恩福弟兄的祖父。
[4] 易百友,藤橋大昌村,藤橋牧區第一個傳道人,大昌易會道弟兄的曾祖父。
[5] 現今的梧田大堡底。
[6] 周嶴底,仰義鄉的一個村莊。過去的仰義鄉在藤橋的轄區之內